今日下午去听了刘庆邦老师的关于文学与网络的讲座,对于文学的现今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都做了一番简短的介绍。在他看来,文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现在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必然要与时俱进的和网络连接起来。虽然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但更多的是个体心灵的闪光,是个人化的劳动。文学是时代的,但不是时尚的,有时候恰恰是反时尚反潮流反风气的产物。对于一个好的作家来说,他需要时刻保持心灵的独立性,坚持独立思考,如此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老师说了很多内容,而这些却是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部分。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表作品,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文学被士大夫们所掌握,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意的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从而促生了一批网络时代的文学。刘庆邦老师说了一个他的经历,曾经和一个网络作家聊天,那个网络作家说他每天要写一万字上传,而这对刘老师本人来说,一天写一万字是不可能的任务。对于这个网络作家来说,写作更多的是为了让人们消遣,能够回家后读这些作品能乐呵乐呵。但是对刘老师来说,写作却是一件非常具有社会使命感的事情。他说传统的作家常常会花一年以上甚至十几年来写一部让自己满意的好的作品,但现在的网络作家却很难做到了。不排除的确存在着很多优秀的网络作家和作品,但是在如此庞杂的网络作品前,他更鼓励我们能多读经典。他说在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而这将会成为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事情。当我们审美情趣提高后,我们自然懂得分晓好与坏、美与丑。当我们审美情趣提高后,我们的眼界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从而写作也自然会越写越好。
在互动环节中,我问了刘老师两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充满趣味性,不至于无聊?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是我目前最为关注的地方。刘老师给出了我比较满意的答案,他说:“写作是一个提炼的过程,需要把那些更具有诗意的部分提炼出来并把它们艺术化。写作要投入感情,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读者与作家常常是心连心的,若是自己被感动到了,那么读者也会如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对艺术的追求,保持自己的个性,不随波逐流,如此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在听完这个回答后,真的有种受益良多的感觉,觉得今天没有白来。以后也将会试着以百分百的感情去写作,做到终有一日能感动到自己,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出来。
在讲座的过程中,刘老师反复的拿史铁生作例并说了史铁生的一句让我以后几乎可以用做座右铭的话语:“一切写作最终都是为了完善自己。”听完这句话后我似乎突然间明白了一点我以前模糊意识到但是却不明确的写作目的。写作于我并不是为了挣钱,也不是为了成名(目前我的水平也达不到这两个的要求),而只是一个自我剥落认识自己的过程。在通过写作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想更加的清晰,从而让自己越来越完善,这不就是我为什么写作的原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