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不认识这样的人?也许也正是你自己:很爱给自己立flag,但是极少做到;心态上积极向上,执行力却令人堪忧;往往会享乐后间歇性恐慌,也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这类人的作息模式也堪称经典,被各大表情包收录:晚上熬夜熬到秃,早上起来困成狗后发誓今晚要早睡,到了晚上却又满血复活,晚上熬夜熬到秃……无限循环。
当问及他们为什么不早睡?给出的答案大体归结为会是:晚上是自己的时间,不舍得早睡,干啥不比睡觉香吗?的确,除了早睡,利用这段时间你可以去干其他很多事,看上去有很多种选择,而早睡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但换个角度来看,你选择的理由是否还禁得起推敲呢?
有生物医学专家认为,大脑大体可分为“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两种类型,他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类似左撇子和右撇子一样——主要区别是大脑活跃时间段不同:分别是在清晨和深夜凌晨时大脑皮层建立条件反射达到最佳兴奋状态。有相关研究文献统计显示,影响上述不同大脑分类类型结果40%-50%由基因决定,而22%-25%由睡眠习惯决定。当然,这个数据结论是来自于一个群体大样本的研究结论,只具有指导意义,不过我们可以排列组合后从中做出一些论断:
如果你基因决定了你是百灵鸟型,且你有着早睡早起的习惯,那么恭喜并请保持,因为这是最适合你的睡眠节律,睡眠时间和非睡眠时间都能效用最大化。但如果你拥有着晚睡晚起的习惯的话,那你不仅错过了早起的大脑兴奋红利时间段,而且晚睡前的时间段大脑也是相对低效能的,这无疑是一种稳亏不赚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势在必行。
如果你基因决定了你是猫头鹰型,且你有着晚睡晚起的习惯,那么你同样也有着合适的睡眠节律,继续保持的前提是每天晚起不会给你的非睡眠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适合自由职业者。同理,如果你有着早睡早起的习惯,在工作和生活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晚睡眠时间,达到生命的大和谐(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论断有一个假设:“睡眠时长要足够”,所以没有晚睡早起的选项。有种成功学鸡汤大家都喝过:深夜哈佛图书馆仍灯火通明,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值得一见,人类群星闪耀仿佛总与睡眠相悖,你不成功很可能就是因为你睡得太多了。然而研究证明,睡眠时长过短的话,长期下去会对身体机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睡眠剥夺实验。芝加哥大学睡眠实验室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将仪器持续捕捉实验小白鼠的脑电波以识别其是否入睡,一旦发现入睡,安置小白鼠的转盘便开始转动,小白鼠就会被迫惊醒,以此实现持续性的睡眠剥夺。研究显示,两周以上的持续性睡眠剥夺会造成实验小白鼠的死亡。据说前苏联有做过人类相关实验,虽已无法考究,但不可否认的是,睡眠剥夺曾是20世纪常用的罪犯审讯方法之一,你所听过的突发性猝死,很多和睡眠不足也有直接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再给明确一个前提:“如果你是一个需要在白天工作的上班族/需要在白天上课的学生党”。那结论就变得十分简单粗暴了:早睡早起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正常上班上学的原因不能晚起,只能早起;倒推睡眠时长足够就必须早睡。“百灵鸟们”是天生的上班族/学生党,他们可以高效的契合白天的工作学习模式;而“猫头鹰们”可能就需要做出一点效率上的牺牲,保证睡眠时长。
其实,“早睡并能安稳入睡”是一个不自知的幸福的状态。如值班医生坚守岗位,夜班司机跑单糊口,失眠患者,居住睡眠环境差等等,在他们生活选项里,这个选项是灰色不可选的。放着能早睡选项而不去选择,也许谈不上大是大非的错误,但至少是奢侈的。
愿你保持充足睡眠,对生活有掌控感。别忘了,早起的时间也是你的时间,也许还是更有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