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雄并起,互相兼并,最终三足鼎立,但是在三国前期,最有名望和实力一统天下,成就霸业的却是河北袁绍,虽然袁绍最终失败,但袁绍本人却也算是逆袭的例子,不失为一代枭雄。
袁绍,字本初,出自汝南袁氏,袁绍高祖父袁安,做过朝廷司徒,自从袁安以后,袁氏四世都有做到朝廷三公位置的人,自此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氏也因此成为世家大族,权势倾天下。
袁绍本人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因此史书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只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因此袁术是做过朝廷司空袁逢的嫡长子,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身份低微不见得就没有出头之日,袁绍开始逆袭之路。
袁绍本人生的姿貌威容,而且能够折节下士,不摆世家大族少爷公子的花架子,其实因为他的身份卑微,也没什么架子可摆,但再是身份卑微,也是出自汝南袁氏,所以倾心于他的士人很多,连曹操年少时候也跟袁绍交好。同时可以对比的就是袁术,袁术年轻时候仗着自己的身份,喜欢田猎游玩,而且有侠气,有侠气多半也是因为他是袁氏嫡子才为人畏惧,袁术从小养成了骄奢淫逸的习惯,到死也没改掉。
不过袁术年龄大了一点还是有所改变,毕竟要出来做官了,被举为孝廉,历职内外,而袁绍却靠自己积得一身好名声,最终被大将军何进看中提拔,最终做到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司隶校尉。
宦官专权,袁绍劝何进趁十常侍觐见太后谢罪的机会全部斩杀宦官,何进不从,反而召董卓进京,最终何进被宦官谋杀,宫禁大乱,宦官劫持少帝和陈留王,袁绍跟袁术一起率兵进宫斩杀宦官,最后夺回少帝。这是袁氏兄弟的功劳,平定宦官如此干净利落。
但是宦官刚灭,来了个比宦官更难对付的董卓,董卓进京后,作威作福,想要废帝,袁绍不赞成,最终横刀长辑而去,逃奔冀州。演义中也好,电视剧也好,这段袁绍表现的很霸气。
同时出奔的还有袁术,袁术逃亡南阳,董卓曾经说:“使杀二袁儿,天下自平。”这倒不是说忌讳二人,而是忌讳袁氏四世五人三公的威望,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影响,果然袁绍还是靠着这些无形资产慢慢才握有了资本。
首先当时的朝廷名士,比如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郞何顒等人,暗中救援袁绍,董卓比较信任他们,他们劝董卓:“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购之急,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则喜于免罪,必无患矣。”董卓深以为然,于是拜袁绍为渤海太守,并且封侯,同时一起得利的还有袁术,可惜袁术自己一旦站稳脚跟就开始作了。
其实看这段话,堪称是袁绍崛起的路线图,袁绍虽然没听到,但就是按着这些人的话,充分利用袁氏名声,和自身的才能,笼络人心,最终据有四州之地,虎视天下。可见袁绍本人能够折节下士,虽然没有像曹操那么到位,但还是有一定作用,使得他能够充分利用袁氏的无形资产,结合天下形势,顺势而为。反观袁术,除了作还是作。
董卓废帝,关东诸侯讨董,袁绍起兵,又因为名望,被推为盟主,本来这些诸侯,就不是真心来救皇帝的,各怀鬼胎,往昔矛盾开始爆发,谁还顾得上讨董,还是能多占一些地盘比较实际,袁绍也是一样。
袁绍想立刘虞为帝,另立中央,无奈刘虞不从,袁绍对于对付董卓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讨董虽然失败,但天下诸侯相争,袁绍因此得利。
此时的袁绍还只是渤海太守,一郡之地,袁绍兵马因为讨董事罢,已经进驻到延津,幽州公孙瓒觊觎冀州已久,以讨董为名,引兵入冀州,此时讨董已然作罢,公孙瓒的燕,代骑兵准备攻占冀州。冀州已经在袁绍,公孙瓒二军的兵锋之下,冀州牧韩馥无勇无谋,方寸大乱,袁绍看到这个机会,让高幹和荀湛去说服韩馥,把冀州让于袁绍。韩馥手下耿武,李历等很有见识,认为袁绍客军,断其粮道定能大败之。但是韩馥本人实在是上不了台面,又是袁氏故吏,决心把冀州让于袁绍,不顾手下要带兵抵挡,毅然把冀州让给了袁绍,袁绍于是领冀州牧。
袁绍这个手段可谓高明之至,利用冀州处于两军形势之下,韩馥袁氏故吏,又无谋无勇的情况,只用了几句话就拥有了冀州,用韩馥手下的话说,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实力得到实质性增长。当然这种手段只能用来对付韩馥这种人。
袁绍实力大涨,有了争雄天下的实力,从事沮授给袁绍献上了袁氏版本的“隆中对”。沮授对袁绍说:“将军弱寇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绍喜曰:“此吾心也。”
前半段恭维袁绍,后半段则文韬武略兼有,从得到冀州开始,说出了兼并青州,并州,幽州之地的方法,这是武略,后面以文济之,拥兵百万,挟四州之地,收揽人才,最重要的,要西去迎接天子,取得政治优势,最终号令天下。袁绍也慨然答道,这是他的志向。
这样的发展方略,不输于无论诸葛亮,还是周瑜,鲁肃,甘宁对于各自政权的方略,袁绍也是遵从这个方略,不过只从了武的那一半。
袁绍此时拥有冀州,豪侠蜂起,多来依附,思为之报,袁绍是有名了,但在董卓手下的袁氏宗族,如太傅袁隗,因为袁绍崛起,全部被杀。
沮授的河北发展大计,袁绍听了武的一半,没有听文的那一半,就是不去迎接天子,结果失去了政治上的优势,等曹操迎接后,又懊悔不已,而听从的那一半就是最终击败了公孙瓒,占有了幽州,此时的袁绍,三子一甥各据一州,拥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湛,许攸为谋主,沮授为监军,颜良,文丑为将帅,直接面对南方少年好友曹操。
接下来就是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逃回河北,准备重整旗鼓,可惜在平定了一些冀州叛乱,刚刚收拾好浮动的人心后,一直生病,最终忧死。
忧死,这个“忧”字,真是点睛之笔。
袁绍此人,曹操评价他的为人和治军,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荀彧说他是布衣之雄,就是平庸的领袖,能聚人而不能用。陈寿说他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这些评价,都是袁绍的为人和性格特点,也较为中肯,袁绍失败的原因也就在此间。
当初袁绍跟曹操一起起兵讨董卓的时候,袁绍问曹操,事情不成功准备怎么办,曹操先反问袁绍,袁绍回答后,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可为霸气十足,袁绍的回答是:“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这样的回答,跟曹操这样的一代霸主相比,自然是有高下立判之分,即使他最后失败,这些话也丝毫没有掩饰其作为一代枭雄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