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继续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论语》的为政篇第二。
大家都知道,夏、商、周三代都有礼,但周朝时最为完备,这是周公制礼作乐的结果,他也因此成为孔子最向往的典型。由此可见,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趋势,不可能走回头路。
孔子心中的治国理想,当然还是德治和礼治,但社会发展到后来只好用法治,这是趋势所致,也是不得已的。礼治是从正面安排人际的规范,让人有路可走。法治是消极的约束,不让人做坏事,也无法鼓励人做好事。譬如法律规定人有纳税的义务,所以不能逃税。但礼会让人知道,什么是“富而好礼”,人际关系可以往上提升。
在这篇中觉得收获最大的也是其中的三条。
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孔子说这段话时,显然已超过七十岁了。这等于他在离开人世之前,对自己生平的回顾。这段话非常重要,孔子思想的进展阶段,都以此为标准。
在古代,十五岁是平民停止接受教育之时。孔子不是贵族子弟,自然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虽然离开了学校,但孔子依然继续求学。
孔子立志求学并非为了学历或就业,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立身处世的能力。他后来说自己“学而不厌”,表示他一辈子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这实在是常人望尘莫及的。
想想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就很少看书了,他们觉得知识只要还能用在工作上就好,没有必要让自己那么累。便不会选择继续回炉或给自己充电。
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考试,他们当中有好多考试虽然通过了,文凭可能也已经拿到手了,但是具体这些知识到底学懂了没有?学完了就完了,该把这些知识派上用场的时候却又什么也不知道。殊不知从一开始他们的心态就有问题,只想着投机取巧或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取得一点成绩,到最后也只不过是骗了别人,苦了自己。
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办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让年长的人吃喝。这样就可以算是孝顺吗?”
孝顺出于子女爱父母之心,这种爱心自然表现为和悦的神情与脸色,这一点确实远比为父母做事与请父母吃饭要困难得多。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如果年老的父母生病日久,子女的脸色通常都很难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所以,孔子认为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这个脸色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从内心发出来的,孝顺也是如此。
当今社会,人们忙忙碌碌,很多人离开父母在外拼搏,本来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但是即便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人还是经常对父母态度恶劣,在城市里还稍微好一点。在有些农村,有一小部分人甚至还虐待父母,这些人整天脸上根本看不到什么和颜悦色。修养如此之差!哪里还谈得上“孝顺”二字!
三、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
“器”指有一定用途的东西。这是社会分工合作的要求,君子也不例外。但是他的目标并不局限于此,除此之外还追求人生理想的实现。
“君子不器”,并非君子什么都不会,而是不要把自己当做器具而已。如果你拥有一种专长,不要只把自己当做这种专长的工具而已,还应该注意到君子对生命有全方位的要求。人的生命是一个整体,而成为君子就是要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完成我们生而为人的使命。
这也让我想起了古典老师的橙子学院,橙子的由来就是让我们要成长为自己的样子,这个样子不是父母希望你成为什么,也不是别人认为你会什么,你是什么,而是从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总体来看,每个人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要有自己的成长目标,并为着这个目标而努力迈进。
《为政篇》里其它的小条读完后收获也是有的,只是其中的这三条受益更大一些。希望看完分享,朋友们也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