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出来工作马上满半年了,这半年里的成长和感悟可以说超越了过去任何某个时间段,趁今天有时间找到个好地方可以安静的写一下这半年的反思与总结。
工作方面
现在工作已经趋于稳定,难有突破,自己目前工作还是以运营公众号为主,联系客户为辅,直奔主题,说下自己的工作感悟。
1. 公司不是学校
其实道理我们都懂,网上大家也都这么说,但是真正工作后你才能身临处境的感受到这种改变。
我们不再是学生,不喜欢的课程就直接逃课,不想做的作业就随便敷衍了事,心情不好就随意做自己。工作后最大的改变首先是花钱与付钱角色的转变吧,从付费学习到公司花钱雇佣你的转变。所以首先要明白,公司请你回来是做事的,是解决问题的,如果你给公司带不来价值甚至制造问题,那么不好意思,你不适合我们。
曾经自己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因为刚出来那段时间确实遇到很糟心的事情,情绪低落,工作也做不好,例会上老大也说到这些问题,虽然没有指明,但是我知道自己并没能为公司带来价值,那时候也是感受到了危机吧,开始学会收起自己工作外的情绪,开始在工作上寻求改变、突破,很幸运那段时间开始工作走上了正轨,也给自己带来自信心,开始学会慢慢融入这个集体,所以,工作带来成就感这点很重要。
2. 内容运营工作小总结
不多说鸡汤类内容,来总结下这半年运营工作的一些『套路』。
2.1 公众号定位
这里的定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容的定位,另一方面是人群的定位,虽然这两者是对应的,但是在定位方面还是会有优先级的区分。
拿自己目前在做的庖丁开发公众号来说,用户定位可以说是一直在改变:从开始的面向老板、创业者,到后来为了流量发热点已经说不清的用户定位,再到后来讲产品设计、开发的知识,面向的用户更多的是做互联网的人或者说互联网小白,到了这里其实定位已经跟最初的定位相去甚远,但是效果却很好,后来发现其实老板要做项目的话一般都会交给手下去联系,而这个手下是懂点设计或者技术的,所以我们内容应该面向这部分人群。因为设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众,所以现在文章的内容更偏向于项目分析,特别是追一些热点比如共享单车的分析,一方面热点大家都喜欢看,另一方面分析要有自己的观点,要打造一个你在这些领域是专业的形象,这是我下一个要说的。
2.2 打造个人/公众号品牌形象
自己做公众号,所以需要去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可以看到很多大号都有自己的忠实粉丝,而他们的文章里一直有意无意的在强化自己的个人品牌,文内一直出现自己和粉丝的称谓比如丁少与丁友、门主与门友等,加强了与粉丝们互动的同时给粉丝们带来一种归属感。我们可以看到大牛做公众号很自然就可以圈粉,因为人家确实有料,像我们这种半桶水的怎么做内容呢?
2.3 坚持原创/半原创
说实话,每天一篇原创几乎不可能,而且以自己的水平也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内容,所以需要去看别人的文章、观点,找到一个好的题材,然后去搜索资料,去思考、分析、总结,输出一篇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半原创文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是上面说的,在作文过程中,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品牌,要让读者感到你在这个领域是专业的。对一篇文章来说,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谁很重要,这也是所谓的 KOL(意见领袖),所以让专业的人来说专业的话很重要。
2.4 内容有了,还需要一些运营的套路
做内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需要时间、经验去打磨,在能输出很干的内容之前,你的内容还需要一些运营的套路。
说到套路,其实也是一些小技巧吧。比如上面说的强化个人品牌就是一种运营手段,这里想说下几个公众号或者平台间的一些运营技巧。
- 首先,在刚开始做是最难的,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很重要,不妨找一些对应的大号来滋养。我刚开始做庖丁开发的号是让公司的大号庖丁技术每天帮忙发文,虽然用户群不是很对口,但是还是会有部分用户对我们内容感兴趣,所以这里说下最好找对应内容的大号来养。
- 其次就是找到对应的号互推,这也是一种手段,但是因为大家都半桶水,所以转化率不高,所以我更倾向于加一些群在群上推自己的文章,同时平时跟大家讨论一些对应的话题,这里也是强化自己的品牌专业度。
- 最后就是其他平台转化过来的粉丝。现在自己做的号文章末尾一般会让粉丝回复关键字到公众号获取自己在这个话题下准备的一些干货,也增加了和粉丝的互动,特别是在其他平台,如果在这个话题下有很干的干货切中用户的需求,那转化效果是很客观的。
其实说到底,你在各个平台运营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是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以及提升业务转化率,所以我现在在很多平台都有做内容,但我会根据每个平台人群的特点去适当调整,比如头条是推荐模式,文内可以诱导用户回来公众号,那我就准备足够干的干货;简书里面加入专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很多专题都不能出现公众号内容,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做转化,我就单纯讲干货,提升公司知名度就够了,如果真的有需要的用户无论如何都能找到我们。
小总结:工作方面暂时写这么多吧,主要是做公众号的一些经验,其他的暂时写不出什么,因为自己是想做产品的,也一直在写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会用『产品思维』去思考,做公众号也不例外。
生活方面
嗯,其实很不想写生活,但是这半年的感悟实在是太多,所以抱着记录的态度写一下。
如仪式般的,大学毕业典礼那天,我们约好了过完那天就分手,直到今天提起依旧历历在目,关于她的所有始终是个绝口不提的话题。但是这半年我也开始渐渐明白自己过去的错,也明白了这种毕业就分手的言论不无道理,是我成长太慢,不愿去面对,无法从学生时代的身份转到工作的身份。从一开始每天晚上失眠到今天依然会偶尔失眠,我的内心深处依旧无法原谅自己,但也开始学会慢慢去接受、去修行。别人都说,失恋就是一段修行,是自己最好的上升期,它没有明确的终点,也没有人能陪你走这一段路,这段路必须自己走,走过去才能海阔天空,否则未来只会重蹈覆辙。
自律才能获取自由
终于讲到题目的主题吧,这或许是这半年得出的最深的感悟,虽然很多时候自己也做不到,也会偶尔放纵,但是一直在慢慢克制、改变,因为自律者才能获取自由。
1. 做事有规划、拒绝懒癌
不自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懒,什么都不想动手,所以要想有自律的生活,首先要拒绝懒癌。懒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相比起端正的坐着工作,我们更愿意躺着看视频;相比起花费脑力、精力去做某件事,我们更愿意走一步算一步。很多人其实都知道问题所在,包括我自己,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要有自己的规划,规划好今天要做的事,不断提醒自己去完成;养成一个好习惯,然后不断去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在完成规划的事,你会感到满足,才会给你持续的动力去保持、去进步。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然。
2. 只有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
分手后心态很大转变,太想去改变自己,太想去证明自己,太想如别人说的那般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半年做的事、去的地方、交的朋友、发的朋友圈确实让大家感觉到自己的变化,自己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狂欢过后是更大的不安,只有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朋友圈早已变味,现在的朋友圈都是报喜不报忧,开始慢慢减少发朋友圈的频率,更注重一些亲密朋友的联系以及自我的提高,只有真正的提高,真正的有料才能让自己的内心感到满足,才能最终获取自由。而这一切,都从自律开始。
3. 我的自律生活
最后说下自己的自律生活吧。
我重新拾起了听播客的好习惯,因为上下班走路加地铁要一个小时,以前是在这个过程中看手机,但地铁里太挤而且信号不好,加上一整天对着电脑工作眼睛疲乏不堪,所以决定换一种方式。听播客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现在还是在听 IPN 旗下的各类节目,尤其是太医来了跟 IT 公论(IT 公论现已停更,听过去落下的)这两档,这个过程我可以了解到很多科技、健康的知识,丰富了知识、增加了谈资,也因为了解一些东西而想要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听了牙齿健康那期,现在晚上都不敢偷懒不刷牙了)。
上班时间要完成今天内的工作,由于换了笔记本,现在工作效率也提升一些,下班后都会加班或者找个咖啡厅做自己的事(提前规划好做什么事)。而晚上的睡眠更是直接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所以现在都是选择早睡早起,个人状态对这一整天的工作、生活质量太重要了。到了周末也是如此,或者去找一些有趣的事情做,或找个地方安静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走出房间,因为自认在房间里还做不到自律,环境的影响对我来说真的太大了。
总结
写文章分享确实是个好习惯,经验分享会让你加深理解;写反思、总结让你无时无刻鞭笞自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看的太多而太少动手去做,当我有了自己规律的生活时候,我也要开始去实践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