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尚书》中的一篇,《太甲中》。
这书太古老了。乍一看,似乎个个字都认得;细看看,却是不甚明白。里面有不知道读音的,有拿不准读音的,有不会在句中分词的。幸好是加了标点的,虽然不见得完全加的对,总是大略不错,给读者省了点事。当然对于有古文基础的人而言,大部分都不成问题,当今仍可看的明白——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原因。
开始时先辅助着张居正的《尚书直解》中的注解,略微明白其大意。然后,把不清楚的读音一一查出标上,再次划分句中的词,以确定顿挫。
磕磕巴巴地开始读了。竟然反复了五、六次,才刚刚读顺。录了音,发在群里。马上有群友指出两个读音错误——我竟然没看出来。好在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读,今天就这样了,明天再读吧。
这么艰深的书,过去却是学子必读、列入考试的。真心佩服过去的每一个读书人!
想起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这次要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发觉抄书也是个不错的辅助学习手段。这本书我有几个电子版的,可是要录音时不方便了。所幸的是这篇的篇幅不长,于是动手抄录了下来。抄的时候心里不免默读,又发现几个需注音的字……抄的手累,字还难看——难道还要练字么?我的天啊!果然应了那句: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国学从来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学问!读书也好,写字也好,画画也好,都只是一个门,由此门进而得窥中华灿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