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一个家教的活,是初中生物,我高中的时候生物不错,也挺感兴趣的。可是因为是教初中生,自己当初学的内容和他们也不一样。所以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和家长联系后,哪怕对方说了第一节过去就是了解一下情况。还是觉得应该提前备课比较合适,但是没有书本这是个难题,由于定的时间,在网上买旧书是来不及了。
下午,我拉着室友去打算去书店转转,可是去的那家书店没有教科书只有那种厚厚的辅导书。本意是买教科书,但辅导书总比没有的好,于是我陷入到底要不要买的纠结之中。其实我最大的考虑还是价格,一本辅导书要30多块钱,去给学生补个课还给自己买个辅导书觉得划不来。可是什么都没有准备怎么给学生上课,这又是另一个问题啊。做家教无非是为了挣点钱,再就是所谓的锻炼,前者是我接下这个活的主要推动因素。室友在我旁边笑了笑说:“是不是又犯纠结症了,看你这处女座的毛病。”我白了她一眼,不过我常常因为花钱的事纠结是真的。
那前段时间买电脑的事来说,我可那纠结症犯的可比这一本辅导书来得严重。其实已经大二,电脑早该买了,但是大一那会怕麻烦所以没买。而所谓麻烦,就是因为我有严重的纠结症。到了大二开始觉得没有电脑挺不方便的,于是开始着手买电脑的事。
我果然还是了解自己的,这次买电脑,把自己纠结得要死。来来去去看的几款电脑性能好,配置高的,外形不好,外形好的,尺寸不合适。然而我为什么会这么纠结,说到的几个问题其实大多和钱有关。如果钱包够鼓,买电脑这件事,把预算提高,你再多的条件也容易满足得多了。至于书店的那些纠结也没有了,30来块钱的辅导书嘛。重点是,要是不缺钱,也许根本不会想着去做什么家教。
处处考虑预算的我,是那种别穷养的娃。小时候,看到同班女同学穿漂亮的衣服,肯定会眼馋,也想要。可是和家里一提准会得到这样的答复,小小年纪怎么学着别人爱打扮,你应该和人家比学习。就这样,想买漂亮的衣服,或是看上某套印着卡通图案的文具和家里一提,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每年少的可伶的购新衣的机会,都能让我兴奋不已,来到店里看到什么都喜欢的忍不住摸一摸。恨不得能把喜欢的都买下,但是每当这种时候,大人们早已有了打算。要买大一点的,可以多穿几年。那时候是小孩子免不了闹上一闹,最终大人也只能答应让我自己来挑,但是要求是买了就不能后悔。我也知道,一旦买了,定是要穿上几年的,哪怕是不喜欢了也是如此。那个时候就养下了买东西拿着不多的钱各种比较的习惯。也造成了长大后,凡是买个东西就要纠结半天的毛病。
在买东西方面,买与不买实则是喜欢的东西和钱之间要做一个选择。被穷养长大的人,习惯性在做选择时把钱作为一个权衡标准。而对于钱这东西又被灌输了能少花就千万不能多花的思想。所以才有了种种纠结,这样的纠结来源于一种不安全感,这种由穷养滋养的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