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三余年,从当初的懵懂到今日的老司机,教学方式一直处于不断的摸索阶段。今日稍稍进行总结,给予以后的教学些许借鉴。
这三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师到底能不能和学生做朋友。兴许有人会提起那句话:上课是师生关系,下课是朋友关系。我不否认这句话的正确性,但必须强调这句话的适用性:理想状态。当我们的教龄越来越长,我们越能把握住其中的尺度,便越趋向于理想状态。可是,若我们是刚入职的新教师,朋友与师生之间的界限难以把握时,应如何抉择?个人意见,尽量保持师生关系。
最近一年,新接手两个高三毕业班,下意识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A班嬉笑怒骂形于色,学生与我的关系更趋于朋友关系;B班严肃纪律,明确师生关系。在长达一年的相处过程中,一度让我更喜欢在A班上课,因为轻松。但最终结果却证实,B班的教导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现将对比事实列出,如下:
1、上课情况对比:A班上课活跃、轻松,但所讲知识点记忆效果较差,且到期常常出现抬杠现象(虽知是玩笑,但证明课堂效果并不好);B班虽然上课相对沉闷,特别是教师必须端着架子,但大部分学生能够将上课所学所讲运用于考试之中。
2、作业完成情况:A班在接手前期作业尚能准时交齐,一个月过后,作业常出现延迟、雷同、抄答案的现象,上交率位于50%—80%之间;B班作业定时完成、上交,学生能够自主完成,上交率高于70%,正常位于80%左右。
3、成绩情况:B班成绩在分班时只高A班1分多,但到高三下学期的省质检,B班比A班高5分。若是平时周考,A班态度不端正,分差甚至可达10分。
以上是从上课、作业、成绩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对比。两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完全相同,犯错后的惩罚措施也是一样的。究其原因,总结如下:
1、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不同。由于本人是属于新教师行列,与学生的代沟本就小,若是再缺少师生关系的束缚,学生的敬畏之心便会减少、甚至消失。而一旦学生失去对教师的敬畏之心,行为与学习便会缺少约束,随意性过强。曾经有一个新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结果其课堂学生睡觉、说话、看课外书的情况屡禁不止。而另一个新教师为班主任,明确师生的界限,严格强调学生的课堂纪律。两个班的成绩常差10分以上。故,让学生保有对教师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是必须的。新教师在两种关系中的选择应偏向于师生关系。
2、人性更易接受“先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曾看到一则笑话:一男子每天给乞丐一块钱,有一天男子路过乞丐没有施舍,乞丐拦住他要钱。男子告诉乞丐说他再也不能给他钱了,因为他结婚了。乞丐反手打了男子一巴掌,说:“居然拿我的钱养老婆。”虽然只是笑话,但却反映出一个道理:当你一开始就给对方糖果,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必须给予更多的糖果才能满足他;若是一开始给予的是巴掌,只需一颗糖便可收买。虽然如此对学生,略显不厚道。但无法否认的是,效果貌似不错。举一个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例子。一新老师第一年当班主任,也认为“与学生做朋友”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听起来很有西方的民主特色。所以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处处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刚开始效果不错,学生有什么事都会找她。可是慢慢的,学生开始不服管教,她说一句,学生会用三句反驳她,甚至有学生坦言她不适合当班主任。之后文理科分班,她吸取教训,严肃师生界限,等班级上轨道后再慢慢放宽,结果这个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很喜欢她。其实“先打巴掌再给糖”并不是在教育中适用。记得《冬吴同学会》中曾提到了媒婆做媒。媒婆若是在双方未见面时便把双方夸上天,那么这场姻缘一般成不了,因为双方的期待值过高,在之后的相处过程中容易因为对方的一点小毛病而否定对方。而高明的媒婆在一开始之时只是简单的介绍双方的情况,甚至往低了说,那么这段姻缘一般能成,因为期待值低的话一般加分比较简单。“先给糖,再打巴掌”是减分项目,“先打巴掌,再给糖”是加分做法。孰优孰劣,不用言说。
以上是我这一年来通过两个班级、两种教育方式得出的部分结论。这过程与结论尚有不科学之处,欢迎大家帮忙纠错,让我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