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了大量就业。这种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进行区域扶贫帮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加入几条假设和前提。在这些假设的前提下。用守恒的角度,对照实验的方法,讨论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前路,进而讨论自动化等科技,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得出的结论,用于认识。
假设1:地力有限,也就是说地球财富总蛋糕是守恒的。短时间没有大的变化。
假设2:人力与科技的现有平衡没有打破。科技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在人工智能,自动化,基础科学等领域出现革命的变化,可完全取代人的作用。
假设3:自动化或者其他科技手段,相比于劳动力密集,会降低总成本。
这样的假设会出现一些基本结论。
1:从国家的角度看,努力了当然会有更好的结果。但是这个边际效应是减少的,
2。国家的发展最终受限于资源量。相比于科技进步,国民素质提升,能不能抢夺更多的资源,是最根本的制约条件。
那么。从短期的角度看。如果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降低这个产业的人口数量。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科技水平。资源的投入不变,产出只增不减。也就是说,这种变革对制造业没有坏处。接下来就是讨论如何处理被劳动力密集产业踢出去的人口。
假设一条普通生产线,(如电池组装).需要20个工人。
可以看出来。在这些样本中,劳动力工资。占了大头。那换装自动化生产线。只需要两个工人,为了就业和质量。还可以再塞2个本科理工和管理类大学生。假设3虽好。但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金融支持,把实业的蛋糕分给金融系统,还可以再塞4个工作岗位,因为拉长了产业链等原因,还可以再塞4个公共服务的岗位。
也就是说。原来20个人的工作,现在12个人可以做好,剩下的8个人。可以再组建工厂,或者是离开。
这就是是讨论被挤出去的人口。如何安置的问题。反正4个人就可以做20个人的工作。剩下的16个人,还可以再塞8个人,剩下的8个人。在没有新资源进入的情况下。往往就没有工作。理想情况下。可以把16个人都安排到服务上,把第三产业做的更精细。但是现状下,德国能做到16个人。中国在可预期的将来,能做到一半的精细,
这16个人,1用高福利养整体国民,必然少不了懒人,2遏止这种社会升级。刻意降低科技水平。安排就业人口。降低人均效率。但是能让国民避免懒惰。3把公共服务做的更精细,安排剩下的全部人口。
1典型是意大利2典型是中国。遏止农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很多年。3是德国,
这三个办法,本质是殊途同归,
对于一个体(如城镇)来说,率先扶持鼓励完成3。是保持自己长久竞争优势,实现各方面均衡的选择。升级社会形态。挤出去那8个人对大帐不合。
这三个办法,3也会养出懒人。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把人放懒和逼迫国民做人均低效率工作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