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老去,无论哪朝哪代,终究是无可奈何的事。
而现在的老年人,更多的无奈是有别于以前的,是必须过自己不想过的日子——带孙辈。
有很多舆论,指责如今的年轻人自私,依赖,平心而论,我觉得这有失公允。
以前,有托儿所,以前,路上没有那么多的车,以前不需要上各种培训班……没人接送,如何是好?
以前老人也有带娃看孩子的,但绝没有今天这么有怨言的,为啥呢?以前没有麻将打,以前没有广场舞,以前没有老年大学,以前也没有组团游农家乐,带娃是含饴弄孙,心甘情愿,现在却是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美好晚年生活而被迫带娃,如何不怨?
这是眼下中年父母的生存压力与上下两代人日益提高的生活要求之间的矛盾,逃无可逃的现实。
怎么办呢
我也是个全年全职带娃的外婆,数年来看尽各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有的两地分居,分别带孙,有的长期隔离,婚姻破裂,有的受气抑郁,有的牢骚满腹,如此,一边转发点赞各种劝告老人要善待自己,儿孙的事由它去的打油诗,一边日复一日,兢兢业业买汰烧,……耳边不乏各种委屈、气愤、伤心、抱怨的,但若说都是苦大怨深的,也不尽然,也有累并享受着天伦之乐的。
刁奶奶每天送了娃就约了老姐妹在会所打麻将,自带干粮鏖战,午市里买了菜不误做晚饭;季奶奶喜欢约了伴下午打两小时乒乓;陆爷爷因为孙子学琴的缘故学起了萨克斯,王书记老两口天天在会所跳交谊舞,二期的那个谁,每周一次背个葫芦丝包,笑盈盈,急匆匆从老年大学回来去接娃,夏奶奶以前是记者,喜给孩子拍拍拍,看她的520成长迹记录文,总让我会心一笑…他们也都是无奈的帮孩子带着娃,但都是心平气和的,她们说,到处旅游,自顾自玩就是幸福的养老了?也不对啊,既来之,则安之吧,开心,才是最好的养老。
她们都善于调整自己,挖掘乐趣,拾起爱好,面对无奈,尽力有趣。
诚然,在该休息时还要为儿女辛苦,不抱怨,需要老人有乐观豁达的心态,更需要的,是小辈的感恩和体谅。
其实,绝大多数的带娃的老人,累的不是身,而是心。若是儿孝女贤,气氛和谐,中国的父母们,是乐意牺牲自己,奉献余热的,怨言最多的往往就是儿女缺失论语里说的孝道之一——色难,老人最希望的就是儿女的和颜悦色,亲亲热热。
有自己的爱好、兴趣、活动圈子,无疑是需要时间的,肯定会简化家务,不求尽善尽美了。这也需要孩子们的理解和宽容。
如我,虽不打牌,也鲜少外出,平日里自言自语是我的常态,朗读群的每日绕口令,论语群的每日背诵(虽然背不出来),成长迹记录日更、家人朋友的不时语聊,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常常只好简餐打发。
每周五的晚上八点,我要端坐在书房里,把娃隔在门外,带上耳机,和朗读群的诵友们一起,接龙诵读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并录音成篇,我们这群半老太太,信心满满,计划在明年把这部巨作录完。
双休日,只要孩子们不加班,我就躲回我的小窝,或弄弄花草,或打开电脑,把手机里的照片倒一倒,常常坐下就起不来了,翻翻以往的照片,在回忆中不觉就是苍茫时分了。
我虽全职带娃,但我不是个好煮母,也不是理家能手,收纳达人,反而孩子们买了全年的保洁服务,减轻我的劳动,他们以行动支持我的爱好,由此,我也才能在无奈里开出有趣的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