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教育泯灭了我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估计十万个人中有十一万人表示赞成。因为那些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强大创造力和无穷好奇心,在接受了教育之后,都会毫无例外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固定的视角、固定的思维。
教育不仅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它还成功阻断了大多数人提高自己的途径——读书。教育本应该让人们感受到知识带给自己的蜕变,体会知识的力量,从而爱上学习。然而,事实总是向着人们预期的反方向发展,人们不仅没有爱上学习,反而对书本产生了强烈的怨恨。还记得自己在高考之后,是如何处理那些课本的么?当废品卖掉了?还是撕碎了,来个天女散花?还是当作柴火,进行了一次盛大的篝火晚会?
教育之所以能有如此毁灭性的力量,是因为它反人类本性的特点。人生性喜好自由,而教育偏偏把人们都圈在一个屋子里,每个人的活动范围不超过1平米。在限制与重压之下,很多人心生叛逆,怀着怨气而读书。有的甚至通过和老师作对,表达内心的不满。如果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不愉快的体验,那么它必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厌恶学习。然而,即使我们叛逆,即使我们反抗,我们的思维还是在多年的熏陶下,渐渐定型,时间和重复就是有这样大的威力。
遗憾的是,虽然我们把生命中成长最快的时间献给了学校,却没有学到任何一个能在生活中拿得出手的技能。比如沟通力,判断力,分析力。不错,我们学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文学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等政治哲学课程。可是,在跨出学校的大门之后,根本不知如何利用。我们成了装着知识的口袋,却不知道何时何地掏出什么样的学问。学习数学19载,生活中却只能算算账,还经常算错。考试考了无数次辩证法,却从来没用它分析过一个实际问题。更可怕的是,很多知识在考试后的几周之内就忘记了,想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呵呵。
在我们怀疑教育的作用时,有人会跳出来说,这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以为那些知识没用,其实你的所作所为都受到了它们的影响。它已经内化成你的人格,你的道德,你的价值观。提到潜移默化这个词,似乎就无法辩驳了,因为我们感受那些无法感受到的东西。但是,很多人都知道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概念。我们最开始学习一个内容,会感觉很清晰,那是一种短时记忆。在多次重复刺激后,短时记忆才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否则将会消失,看清楚,是会消失。即使是形成了长时记忆,如果没有提取调用的过程,也会在几年内消失。那些转变成无意识反应的内容,更是经过大量重复实现的,比如打字。所以,那些自从学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利用过的知识,最终都会从大脑里流失。(想必很多人也正是相信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所以默默看了很多书,结果发现自己还是那样屌丝。)
由上得出了一个很可怕的推论,在学校度过了四分之一人生,结果学到的东西中很多都是没用的,没用的,没用的。
所以面对深造,很多人就应该无奈。不读研就可能无法进入想去的单位,读研了,又浪费了大好青春。这是一个怎么选都苦逼的选择。对普通人,就不要指望他们有那么大的魄力,选择一条独特的路,从而创造一个又一个传奇。那是小说,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