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6年11月22日,20:50- 22:50;2小时;
阅读书本:《当美拯救我们》,作者:【法】夏尔·佩潘(译:唐铎);2015年6月第1版;南海出版社公司;P1-P158页;
阅读目标:法国哲学家夏尔是怎么理解美的?美如何拯救我们?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1小时,笔记1小时。
一直以来,我对美的理论都感觉有距离,又很想了解美、践行美。
在理论方面,之前有看一点朱光潜谈美;也有听一点蒋勋谈美。
在实践方面,平时也努力在发现美。比如,去散步的时候、在看书的时候,我专注于当下,然后美就在不经意间跃入我的心房;比如,我每天早上分享的早安图,也会刻意去挑选当时当刻令我感受到美的,或有某种契合当时心境、当天内涵意义的图片,以此来表达我对美的理解。
但是,感受到美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令我感觉美,所以,我希望通过哲人们的理论来帮助我理解什么是美。
作者夏尔·佩潘是法国的一位哲学家与作家,他曾主持“周二哲学研讨会”,以讨论“美为何吸引我们”这个可触及却难以描绘的神秘话题。经历了四年的讨论后,作者写成了《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这本书,也就是我今天所阅读到的。感谢作者的呈献。
看完这本书,我认为哲学家们的理论可以用来参考,然而,真正美的感受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专注于当下,便能体会到美无处不在。
美,应该叫做审美情感。它带来的满足不带任何利害,它是无价的,在你感叹“这真美”的时候,它突然降临,抚慰了你,你不得不承认它是特别的。美,吸引我们的原因是表面的。
康德对美的认知:
1、“审美愉悦”的定义:“它是一种人的各种能力间自由、和谐的游戏。”
2、我们希望获得和谐:自己内在的和谐,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和谐。
3、从你被美打动的那一刻起,你就有了判断。
4、鉴赏判断是“主观的,但也是普遍的”。
5、当我们的判断满足“无概念”、“无利害”以及“无目的”三个条件时,美能够帮我们发掘人生的力量。
举例:
当我们在进行诸如“这样很好”、“这很好吃”、“这是真的”此类判断时,其实我们是在进行三次较量,分别是“道德与非道德的较量”、“听从感性声音较量”、“理性与感性判断的较量”。当我们的内在在进行较量时,我们会感到很累!因为那是较量留下的痕迹!
而“这真美”的判断,却没有丝毫判断的标准,仅仅纯粹地美本身给了自己标准,理性并未占上风,感性也没有,只是在整体上达成了一致。所以说,美是内在的和谐。
康德对美的认知是阅读过程中引起我最大共鸣的哲学家理论部分。
因着康德的理论,作者建议:
去听歌吧、去山间漫步吧、去城市中穿行吧、去博物馆逛逛吧、去创造遇见美的机会吧,选择那些你最中意的,让不同形式的美在你面前绽放光华,让美在你身上创造那“各种能力间自由、和谐的游戏”,从而重新找回判断的力量。让我们依赖自己的直觉去寻找、发现美!
黑格尔对美的认知:
1、黑格尔认为美承载着意义,象征着意义。
2、美是用身体来思考,思考美带给我们的参照,思考美的参照让我们终于有能力去欣赏美,思考我们需要多少意义的迂回才能睁开自己的双眼。
3、他总是将某种文化的真相,比如历史、政治、经济或宗教,与这种文化创造的美的形态联系起来。他认为没有“内容”的美是不存在,在美之中,那“实体性的内容”懂得如何吸引别人的注意,它会戴上面具,会让人浮想联翩,那仿佛是令人难以拒绝的邀请。
所以,作者认为,我们需要美,是为了能够活在意义里,能够提高精神空间的容量,能够开启与价值相联的广阔领域。
弗洛伊德对美的认知:
1、与康德的身体精神休战论不同,弗洛伊德认为审美愉悦是人性冲突的休战协议,是“本我”与“超我”间冲突的休战协议。
2、弗洛伊德将“内在的生命”命名为“力比多”。(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不喜欢弗洛伊德的理论,连理论名称都给我古古怪怪的感觉)
3、弗氏理论的核心:人类冲动与动物本能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将冲动升华。
作者对美的认知:
美教会我们去爱那无法理解的东西,去“拥抱神秘”,更确切地说,美并非让我们去爱上无法理解,而是让我们理解到“事物的意义”这个问题并不存在,或者说不再存在。美是纯粹的显现,它不包含任何意义。
美教会我们去爱却不占有,去爱却不试图理解;是美唤起了我们灵魂深处分享的愿望;美让我们想起奇迹真的存在;美治愈了我们,锻炼了我们:它给了我们力量,去爱事物现在的样子,同时,它也给了我们力量去希望事物成为我们所愿的样子。美将我们还给世界,还给生活,还给自己,同时也还给其他东西—还给我们存在于世界的力量。
笔记小结:让我们去发现美、拥抱美、享受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