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罗峰书院又来了一批高中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参观了书院以后,本次活动的组织者金太阳服务中心的刘队长让书院曹老师给孩子们再讲点与读书有关的内容。
曹老师首先拿起了讲桌前的一本书:“大学”。问了一个问题,谁读过大学?全场30几位学生只有两三个孩子举手。随后,曹老师讲到有些人读书是为了生存,有些人读书是为了生命,并围绕这两句话为同学们做了具体的阐述。
何为生存?大多数所谓的读书人穷尽一生都在工具书上使劲,也就是专业书籍,目的就是考大学,活下去,活得好,这也是大多数家长和同学们重点关注的问提。
何为生命?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要活成什么样子?就像其中一位女同学们举的例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生命的状态。
生存和生命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一个是动物本能,活着就是为吃饱喝足,并为此而不择手段;一个是天地人三才中的人的使命,即明明德后的社会引领,能引领社会的人自然也是社会中的佼佼者。即君子之德风引领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曹老师接着问?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为生存而忙活一生,只有少部分人活出了生命的状态呢?刚才的那个问题“谁读过大学”就是答案,大多数当下的读书人读了很多书却从来没有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生命之书!我们读的工具书太多,而生命之书太少,即所谓人不学不知道。
随即,曹老师领着同学们一字一句地读了一段大学的原文,并就大学的开篇“定、静、安、虑、得”做了简单的解释,最后归结为一点,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当一个人能够定下心来,进入静的状态,心就安放下来了,心安放了,不分神了才能进入学问思辩行的阶段,自然而然最后就是得道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