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读《股市长线法宝》时,没事儿往前翻了几章,随意浏览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些曾经不懂的地方都懂了。但在当时却是囫囵吞枣,有些概念google后依旧不懂,于是便跳过去,现在回过去读竟然也读懂了。今天写一写一些受用的阅读习惯,前阵子听李笑来在知乎Live上讲一些关于阅读方面的心得,发现原来有些好习惯自己一直明白,但是并未总结过,今天一起整理总结一下。
微信朋友圈、微博、电子书......碎片化知识和各种新出版的图书让信息前所未有的丰富,我们每天都处于信息饥渴状态,一篇微信文章快速上下翻阅一带而过,然后另一篇,消灭微信推送如同游戏打怪般,但这样真的能解决知识汲取的问题吗?未必。
* 好的知识不多,真正值得读的好书不多
虽然信息爆炸,我们可阅读的资料越来阅读,这辈子都阅读不完,但信息的丰富不代表知识的丰富,生产一本真正的好书尤其是学术性知识性的书并不容易。如果从实用角度来说,真正值得我们认真去读的书并不多。不信你想想,如果你一周不看朋友圈、不读微信推送,会对生活产生什么实质影响?如果一周不看金融新闻,会对股票投资产生什么影响?如果真的想在一个领域有深度见解,一定是看这个领域的最权威的最经典的书籍,而这样的书籍往往是个位数。道与术,经典的书就如同道,把道搞懂了,再看碎片化的信息就只是从道中延伸出来的术而已,类似与武术中的内功和招式。如果不好好研究道,那么看再多碎片化的信息也就仅仅是看个热闹而已,内里规律和真相还是不懂。
也因此,在选书的阶段就要慎重些,选那些作者背景比较专业、出版版次较多、经久不衰的行业领域经典,而不是口水书、畅销书。从知识学习方面,选经典很重要,往往一本经典就让你把这个行业领域从系统到细节都搞明白了。举个例子,学投资,一本《公司理财》就把财务相关知识讲解清楚了,死磕完这本书在股票投资方面的财务知识就够了。
*要么不读,要读就认真读
如果读一本书,就是抱着随便看看,为什么要看呢?一开始就没打算认真看,那还不如不看,徒徒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这点时间还不如出去玩儿。既然决定要读一本书,就抱定认真读的态度,如何认真读?就是使劲儿读,把其中陌生的概念都搞明白,搞不懂就死磕搞懂。搞懂还不行,还要在概念、关联、逻辑、科学方法论上面轮番用力,不弄清楚不罢休。这样才是真正认真读书的劲儿。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候回过头去读一本书,曾经不懂的地方再看一遍竟然就懂了。道理很简单,随着阅读进度和范围的增加,新的知识点不断扩充进自己的知识库,所以曾经不懂的地方在新知识点的补充下也就特别容易明白了,就好像学数学公式,每个阶段都很难,可是等你再回过头去看当年那些费解的公式现在看来其实很简单,这就是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作用。
所以,好书看一遍不行,需要反复读,一是加强重点印象,二是不懂的地方再回去看懂,三是由于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重新阅读时会发现当年被自己漏掉的一些重点,也会有新的启发。
*只字不差地读
由于快速阅读这类概念的影响,许多人读书都是跳读、速读,但其实这样反而容易错漏一些重点。追求速读时整个人的心态是急躁的,总在追求新重点、追求让人眼前一亮的概念,最后读完一本书很可能就下结论觉得不过如此,也容易培养一些坏习惯,就是遇到需要耐着性子阅读的书如大部头的书就读不进去。只字不差地阅读很重要,一来经典的书很多都是大部头的书,专业概念也比较多,需要耐着性子去阅读才会沉浸进去,急躁躁地跳读只会灭掉趣味;二来这样的阅读方法会让人留意和品味一些细节。
*读的时候认真琢磨,将笔记做到脑海中
我之前也一直在郁闷做笔记的事儿,做吧,阅读总会被中断,而且也未必会再看;不做吧,又怕自己忘掉。那天看笑来老师的讲座,点醒了自己。他从来不做读书笔记,因为在阅读的时候就在认真琢磨,通过琢磨概念、找关联、因果逻辑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论去认真死磕书中知识,有用的知识直接就拿来用,好书还会反复阅读,三重功夫下到位自然也就直接记住了。
阅读的时候不仅仅是读,还要琢磨,要用,将笔记生生地记到脑海中,将自己的大脑当做数据库,需要的时候直接从自己的大脑调用知识。印象笔记等只做硬盘备份使用。
*分清事实和看法
分清书中对事实的描述以及作者自己的看法,一本书有的部分是事实,有的是作者自身的看法,有的时候作者会用巧妙的手段将自身看法伪装成事实,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去辨别真相与伪装的真相。
这个不仅仅是针对读书,还包括各种网络争论,特别在人人争相表明自己独立思考和观点的当下,更需要擦亮眼睛,用逻辑去推理,看清表面下的真相,不做一边倒的吃瓜群众,做个正确的特立独行者。
嗯,梳理出来整个人也清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