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言说言说者,在我的理解中,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不只是师生之间,即便是在朋友间、伴侣间、同事间、陌生人间,你说话的方式塑造了你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在教育中往往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效果。
周四晚上的生活部共读,在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的过程中又一次感觉灵感迸发不吐不快,当时写了不少感想,如今周末一边小酌放松,一边与大家分享出来。
是面对不同的学生时,一些根本性的原则是相通,比如,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
而在这一个多月里,我是这样跟我们的学生说话的——
一、教育必须先抓住他的心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情绪和意愿能被别人理解、被关注,我们的孩子当然也一样。在我们所共读的,海姆·吉诺特教授书中,非常强调对学生情绪的关注。尊重一个孩子的感受,理解他们此刻的情绪,然后再用正面、客观、温和而坚定的引导帮他们走上正轨。这个感同身受的理解过程正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
我想起的那件事叫“午休时间里,他想去教室。”
前两天的午休时间,一个学生气鼓鼓地走出宿舍,来到我的身边说道:“老师,我要去教室了。”
我:“你需要去做什么吗?”
他:“嗯……我们老师布置了自己设计数学题的作业。”
我:“你对老师的作业非常重视,打算用休息时间加班完成。但是呢,午休也是一门课,是我们的生活课程。我希望你能休息好,就更有精力应对后面的任务了。”
他:“可是我不想呆在宿舍,我想去教室了。”(此刻我比较确认了,应该是跟舍友们发生不愉快啦。)
我:“那我帮你想个办法吧。我们现在呢有两个选择,一是好好休息一会,就快到起床时间了,你可以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边休息,一边想想你的计划。二是如果你需要写下来或者查资料,老师房间有纸笔和电脑,可以借你用,但你要保证今天最少要午休够20分钟。”
他(想了几秒钟):“那我回宿舍想想吧。”
看到他转身走向宿舍,我想了下又说了一句:“你看起来很烦恼,有时候难免跟别人说不到一起,感到烦心也是正常的。淡定淡定!”(真的是没什么味道的劝慰啊)
他停了下没说话,安静的回到了宿舍。而午休起来后,他却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再次神采奕奕起来。
在《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两本书读过之后,我接受了书中的建议,去尊重每个孩子的感受,承认他们的情绪,相信孩子只有在感觉良好的时候,才会产生美好的想法。作为孩子们生活上的导师,我们给予关注并承认这种情绪,帮他们创造做选择的机会,最后让他们学会为自己做的选择负责,超级有效!
二、重视交流过程的质量
在书中,对提高交流过程的质量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孩子的品行”正是交流的基本原则。最佳师表的老师总是对孩子就事论事,提出客观的建议和分析,最差师表的老师却总是攻击孩子的品行。于是,两种不同的做法就造成了有效教育和无效教育的差别。
我写在笔记本上的故事名字叫“热闹起来的自习室”。
全校教师共读的晚上,作为生活老师的我奉命值守教室,为学生保驾护航。安然度过了第一节晚自习后,课间休息的十分钟让一些同学放飞了自我,班级组织的讲述杜甫生平的视频观看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在上课铃后仍兴奋不已。
其“班长”急的怒斥起来(“班长”乃后文主角之一,此处应有伏笔),作为学习能力超强、行动力更强的“榜样”,又如何能允许班级如此混乱无治?“都给我安静下来,作业留在下自习后写,安静不了的同学请立刻出去!”看着他愤怒的脸庞我清楚的感受到他对混乱的反感。
而我们的教室正如诸位所想,几秒钟的安静过后,又悉悉索索继而嘻嘻哈哈起来。很显然,这不是第一次“班长”发火,而同学们都习惯了。在楼道之上,这种喧嚣被放大后传遍了整层楼。
我还没试过对这个班级路见不平一声吼,但我想我应该有个好办法。我帮他们关上了后门,在我走向前门的时候已经引起了很多同学的注意。我关好前门,决定说点什么:“你们班的纪律一直是有口皆碑,我帮你们把门关上, 让这个美好形象继续维持下去。”
他们笑了,继而转向安静。
我想我是用了个简单的办法,解决了我们共同的需要,也避免了对孩子们的一次伤害。
他们又怎么会听不懂我们的期盼与要求呢?当你能想办法,让他的目标与你的目标不再冲突,甚至走向一致时,所有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能够真正阻止孩子们回应你的,只有他们自己。与其强硬的要求、暴躁的批评,不如恰到好处的提醒,温和而坚定的关注(想说的是监督),以及努力协调出你们共同的目标。
“现在到休息的时间了,睡一个好觉,明天又可以精精神神的出去了。”
“不用着急,慢慢叠出你最理想的被子。如果你足够认真的话,我可以多等你两分钟。”
“你需要完成作业但你想再多玩一会,那我们有两个选择。先写作业两小时,然后一直玩到吃饭(也是两小时),或者先玩够这两个小时,然后一直写到吃午饭。”
“我看出来你很想和朋友分享你现在开心的心情,虽然你知道这是午休期间需要保持安静。那你可以睡一会儿起来后在操场和他们好好聊,或者睡十分钟后安静的去我的宿舍,我可以听你说说你的精彩故事。”
这种谈话的技巧能有多难呢?坦诚相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感同身受。给他做选择的机会(在你能把握的范围内),然后培养他们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坚守你们做选择时的约定)。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你将打通走向他内心深处的路。
如果按上面的笔记来写,真的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分享,但正如石老师所说,写上五千字真的就没人能看完了。so,下一次再组织组织语言继续写吧~愿能帮助到别人,那真是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