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老子》是在高中,那时只是把《老子》当作普通的文言文,学习句读以备考试之用。再读《老子》是在大学,加入书画社之后,开始学习临帖,便选择了赵孟頫的《老子》小楷抄本。那时只把《老子》当作普通字帖,并未去仔细揣摩字里行间的深意。今读《老子》已是而立之年,突然发现,这些年对生命的感想和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已经写进了书里。
滚滚历史红尘中,老子和他的思想如同一盏明灯,依稀而悠远。我们与老子之间有一座木板桥。老子“道德五千言”中的一字一句就是桥上的一块块木板。我们只能踩着这些木板,一步步走近这位智者。很早就有写老子学习笔记的想法,如今终于兑现。我的学习方法论总结起来就六个字:求其字,解其意。因此,这些笔记放在一起,就叫《字解老子》。通往老子的木板桥是由文字铺成的,只有把这些木板看清楚了,脚下才能走得踏实,不会担心踩空。
一、老子生活的年代
要真正理解老子,需要回到老子生活的历史文化语境,还原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的原始面目。要还原老子的生活年代,需要将历史的车轮回滚至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时期。文化思想领域暗流涌动,一个“思想原创”的时代即将揭开序幕。历史选择了老子,开创了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仿佛是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1-1、西周兴亡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朝立。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国人怨声四起。幽王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於戏。公元前771年,西周覆亡。
1-2、东周兴亡
周幽王被杀后,此时郑、卫、晋等诸侯率领的勤王之师也已经赶到,于是申侯与缯侯与外面的郑、卫、晋等诸侯里应外合,大败犬戎,犬戎退走。申、缯、郑、卫、晋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公元前770,王室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接受周赧王姬延投降,并夺去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宝器,东周宣告灭亡。
1-3、春秋时期
平王东迁以后,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此起彼伏。从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始,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史称“春秋”。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三十五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前后跨越约550年,社会生活方面,转乱频发,礼崩乐坏,名不聊生。思想学术方面,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极为活跃。
1-4、老子时代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通过《史记》的描述,可以大概推算出老子的生活年代。老子与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应该是同一时代的人,都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时,周室王朝日渐衰败,“春秋五霸”连年征战,江山支离破碎,百姓生灵涂炭,社会礼崩乐坏,秩序混乱不堪。
二、老子是谁
关于老子的争论,是近代史学界的一大公案。是否真有老子其人?老子生卒何时?《老子》是否是老聃做作?多种问题悬而未解,众说纷纭。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太史公简短的几句描述说明了:
2-1、老子的姓名
老子姓李名耳,又叫老聃。《庄子》中提及“老聃”四十六次,《吕氏春秋》中五次提及“老聃”之名。由此可见,“老聃”这个名字基本是确定的。可惜的是,太史公并未记录老子的生卒年份,说明他本人也未求得确切的答案。
2-2、老子的里籍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史学界普遍认为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在《史记》所记载的数以百计的重要历史人物中,记录里籍而详细到县、乡、里的,唯有三人:“本纪”中的汉高祖、“世家”中的孔子、“列传”中的老子。里籍详细到如此程度,说明太史公对老子进行过详实的考证。
2-3、老子的职业
周守藏室之史。“藏室”是藏书和档案处所,周藏室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古代藏书因藏书于柱下,“守藏史”又称“柱下史”,就是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根据《左传》、《国语》、《礼记》等文献记载,周朝的史官不仅限于记史事、掌典籍,同时也司祭礼、观天象、卜吉凶、论兴亡。能担任史官的职位,说明老子的知识学问在当时有着相当显赫的声名。
三、《老子》其书
据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言:“近代以来,西方学人移译外国典籍,最多的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老子》一书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言,但对这本书的作者、成书年代、成书过程等一系例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3-1、作者之争
关于《老子》作者,学界仍有不同看法。历代文献中明确记录在案的是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曰:“(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根据太史公记载,老子弃官归隐,途经函谷关时,在关令尹喜的强烈恳求下,著作了《道德经》上下篇,历代辗转流传至今。据太史公所言,《老子》的作者就是周朝柱下史老聃。不可否认的是,后世学者在传抄过程中,对《老子》进行了增改及编订。所以,今本《老子》虽然版本众多,均非老聃的原著,原始版本的《老子》长什么样不得而知。
3-2、成书时间
关于《老子》的成书时间,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早出说,认为老子在孔子之前,《老子》一书成于春秋末年,郭沫若、吕振羽等人持这种见解;二是晚出说,认为《老子》成书于秦汉之间或汉文帝之时,顾颉刚、刘节等人持此见解;三是介于早出和晚出之间的战国说,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时期,王国维、梁启超、冯友兰等人持此见解。1973年马王堆帛书《老子》出土,基本否定了《老子》晚出的看法,证明了《老子》是秦代以前的作品。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的简本《老子》提供了重要佐证,基本确定《老子》成书于春秋时期。
3-3、典籍称引
按时间段,可将称引《老子》的典籍分为两类:一是先秦文献,二是秦汉文献。先秦文献主要指秦统一天下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记录,这些资料从时间段来看,更接近老子的生活年代。这些资料很多出自于先秦诸子,诸子中的许多人,都是“经过”老子,而不是“绕过”老子。老子在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诸子。文献包括:《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国语》等。如果说先秦诸子是“经过”老子,那么秦汉学者则是“回望”老子的人。因此,秦汉资料非所有的都值得确信,这需要读者拥有一定辨别真伪的能力。主要文献包括:《史记》、《汉书》、《金人铭》、《礼记》、《韩诗外传》、《淮南子》、《论衡》等。
3-4、版本之争
老子世传今本种类颇多,元道士张与材称:“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当然,此说法未免有些夸张。老子到底有多少种版本?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我们可以从历代学者的总结中,寻得一些答案。1927年王重氏著老子考,收录敦煌写本,道观碑刻本,历代木刻与排印本,共计450余种;1965年严灵峰著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影印140种,续编影印198种,三编影印18种,总计356种;
老子传本虽多,时代不古,多属魏晋以后,汉代传本几乎绝迹。《汉志》记载邻氏《老子经传》、付氏《老子经说》、徐氏《老子经说》、刘向的《说老子》四书,皆亡佚。严遵的《道德指归论》亦残缺将半。由于严书与各家所言相去甚远,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判为后人赝作,列入伪书。自帛书老子出土之后,发现《老子指归》中有些经句虽然异于今本,但同帛书老子相近,说明严书其实并不伪。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最初载于隋志,谓:“老子道德经二卷,周柱下史李耳撰,汉 文帝时河上公注。”魏 王弼《道德真经注》,亦初载于隋志。唐付奕著《道德经古本篇》,是依据王弼版本发展出来的。老子传本数量虽多,但溯本求源,主要是由以上版本辗转流传,其中又以王弼、河上公二本为盛。王弼本文笔流畅,主要流传在文人学者与士大夫阶层;河上公本通俗简要,流传于道派学子和平民百姓之间。
1973年冬天,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其中一种用篆书抄写,名为老子甲本;另一种用隶书抄写,名为老子乙本。甲本无避讳,乙本避「邦」字讳,说明两个版本抄写年代不同。甲本抄写在刘邦称帝之前,乙本抄写在刘邦称帝之后。距今均两千余年,皆属汉初。两个版本在用字、用词、句型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足以说明甲、乙本来源不同,代表汉初两种不同的古本。
1993年湖北荆门 郭店村 战国 楚墓出土了为数众多的竹简,其中包括三种老子抄本。这批老子抄本比马王堆帛书老子要早100多年。郭店楚墓整理者彭浩先生根据竹简形制及长短不同,将多种简文老子分成甲、乙、丙三组。这三组老子抄本的字数约为当今版本的三分之一。章次安排与今本大不相同,但各本文义顺序及其内容基本一致。这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老子抄本。
四、何谓字解
在众多通行版中,王弼本对历代的影响最大。本系列文章将以王弼本为主,参照《帛书老子甲、乙》和《楚简老子》古本进行校释。当今有很多人对《老子》进行解读,图书、文章、视频等各种媒体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有很多内容是作者的自我发挥,脱离《老子》本意。此等书籍,需慎重阅读。学习《老子》,本人的方法论总结为六个字:求其字,解其意。
4-1、求其字
所谓“求其字”是指寻找最接近《老子》原貌的文字,遵循“近古必存真”的原则,通过各种古本,还原《老子》原来的面貌。相比现在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媒介,文字几乎是古人传递思想的唯一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去还原《老子》。
4-2、解其意
所谓“解其意”是指还原文字的本意。自汉字诞生以来,历经数千年变迁,要真正理解文字的本意,我们需要回到《老子》成书年代,去体会当时人们如何遣词造句。如果不了解当时汉字的字法、词法、句型等基本知识,要真正读懂《老子》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本系列文章不是《老子》古文翻译,也不是《老子》哲学思想总结,更不是鸡汤式的《老子》解说。而是通过可寻的《老子》版本,还原《老子》的文字原貌,并探寻文字背后的本意,是一次与老子的跨越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