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的应用与复杂现实的认识
——从乱用到僵用到活用的第二次飞跃
(注:主标题系对作者原标题的致敬,副标题来自于与本科寝室兄弟的碰撞)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大”书终于读完。作为外交领域的经典之一,本书能给读者带来很多感触。但对我触动最大的,超出了书的内容本身,是关于框架的应用。
全书最大的产出(或者说是影响),就是作者输出的一个名为“文明“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很多国家和组织的政治军事和外交行为。
这种方式我是认同的,个人的经验也是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新)问题,都需要靠自己掌握的现有框架进行分析,从而聚焦和定义问题。
但也带来一个必然的疑惑:如何才是不滥用框架?或者说是,框架这个好用的工具,它的边界在哪里?
普遍意义上,快捷的提升一定是以牺牲精准度为代价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陌生的事物和知识领域,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形成一种让我们犯错误的诱惑和倾向,就是对事情本质理解的精准性容易产生偏差。
这个问题进一步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1 个体层面:在用框架分析和定义问题后,怎么在进一步掌握信息了解现状后,进行纠偏呢?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一条路走到黑了;
2 组织层面:建立框架者的最大利益,不是帮助他人理解,而是引导他人理解。比如我们读了这本书,认可了文明这个框架,就会发现我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被作者预设在框架后的价值主张和立场引导了。那么在组织层面,怎么解决好通用框架和意识统一的关系?毕竟这两个点在组织里都很不容易调整。
如果说框架的本质是知识和经验的迁移,则框架应用对象本身的变化对框架的反作用其实很关键,而且这个作用很不容易被应用框架的人察觉。
这两个问题在和本科寝室的兄弟(一个资深毛选爱好者)的交流中有些变得清晰起来——
第一个问题,实践论给了答案。框架分析和学习是理论学习,可以快速的掌握重点和要点,但不会精确。若要精确,需要实践,不断补充框架内的血肉。光谈框架,不实践,会陷入教条主义,所以要实践。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都去深入,故选择重要的方向、领域去实践,补充框架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要清楚哪些领域我是理论实践俱全,哪些只能是理论,避免给人教条先生的印象。
第二个问题其实是说框架这种看似大而全,逻辑严密的形式思路,容易让组织以及组织里的人对形式逻辑包裹下的私货内容产生信任。这当然需要通过实事求是的实践来检验。毛说李德博古他们就是教条主义,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教条主义危害比狭隘经验主义大,教条主义容易唬人,怎么才能不被唬?通过调查分析,实践、或者其他方面的框架来印证辨别。有一种说法书要对着看,也是这个意思。总之要付出比教条主义者更多的精力方能克之,所以正道难……人间正道是沧桑……
重要的其实不是框架这个工具,而是我们的目的:认知。毛教员在《实践论》中对认知有精彩的论述:
当我们占据了更多的思维工具,加工以及实践之后,到达了理性认识。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概念化的世界,而不再只是一个现象世界。这就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也就是我们这里聚焦的框架。
而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来至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也就是我们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要把框架用起来,而不是一开始就担心滥用。对于框架工具,我们现阶段的问题并不是不能活学活用,而是还不够熟练有效掌握——以为是自己跑得不够快,其实是还没站起来,不会走。
而解决不熟练的方法就是乱用,啥事都当练习题练手。从乱用到僵用,最后才能活用。
至此,框架才是得到了合适的应用,才成为了我们对复杂现实认知有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