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部儿童电影记录片叫《马兰的歌声》,讲述河北阜平有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叫马兰村。在这里,一群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组建了“马兰小乐队”。年近古稀的邓小岚老师在这里无偿教授孩子们音乐已有6年之久。该片以孩子们对音乐的追求为线索,讲述了邓小岚和这群孩子之间的故事。
作为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孩子,在观影过程中,好几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我们是山村里的小学,我们根本没有音乐课,就算上一次,也是教你清唱几首当时流行的歌曲,10岁以前我不知道钢琴长什么样?因为那时家里也还没有电视,不像现在可以从电视里看到。不光音乐课,体育课也是让大家自由活动的。
正是这样,当我小学快毕业时从乡村走到小县城读书后,第一次上音乐课时,老师边弹电子琴边领着我们唱简谱时,我简直惊呆了。那现在看来简单的旋律对年少的我而言都是一种天赖之音,连那个音乐老师在我眼中都变得特别神圣和美丽。
这个漂亮的女老师还教过我们不少歌曲,比如《送别》,《歌声和微笑》《太阳出来喜洋洋》《飞吧!小白鸽》等等。这些歌曲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几乎每一首都能够完整唱出来。
除了《送别》我最喜欢的是《歌声与微笑》,因为初二时我们学校参加了县城举办的一个文艺演出,我们学校参演的节目除了一支舞蹈《春江花月夜》外,就是合唱这首《歌声与微笑》,笔者有幸也是其中的合唱者之一,记得大家穿着白色的衬衣,女生是一个格子背带短裙,男生是背带短裤。
现在想着合唱时那画面,都觉得美极了,歌声与微笑本身就是人间最美的东西,这份记忆也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此生最美的旋律在脑海里回荡,而那舞台画面也早已成为记忆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画。
正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看到邓小岚老师无偿教马兰村的孩子们音乐时,真心觉得邓老师很伟大,她的无私奉献,给马兰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多么神奇的大门啊!人们都说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我们用音乐表达欢乐、悲伤等等各种情感,音乐也可以治愈受伤的心灵,还能表达浓浓的爱意。一个爱音乐的人,他的心里一定有一个美好的角落。
但教山村里的孩子学音乐比在城市里相对条件差很多,因为没有足够的设备和资源,从刚开始的画五线谱弹钢琴曲,到后来组建起“马兰小乐队”,这其中的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但邓老师及同学们都在坚持着,因为音乐带给他们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对美好的向望。
我真想,如果在每个山村里都能有一个邓小岚老师该有多好啊!让每个孩子都接受音乐的教育,享受平等的学习机会,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成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到今天为止,仍然有些乡村里的孩子没有接受音乐的机会,他们没有音乐课,因为没有正规的音乐老师,师资不足是主要原因。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国家和一些慈善机构对山村孩子、留守儿童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关注到他们的教育和成长,相信不远的将来,我的这个心愿一定会成为现实,那时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愉悦与感动,享受经由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精神世界。
相信吧!因为我相信“相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