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会与很多陌生人擦肩而过,在同一个空间下短暂相遇。
如果想要大概率的、每天都与不同的陌生人路过,那么旅行绝对是最佳方式之一。
穷游时,为了节约交通费,我选择走路多过坐车。一来能节约路费,另外走在街头,假装成为当地人,用另外一种视角来窥探周围的每个人和风景。午餐时间写字楼的白领们三三两两出来吃饭,穿西装的金融男,和街边咖啡馆吃午餐的气质女,在草地上晒太阳思考人生的失业青年,一左一右牵着儿女赶路的母亲……根据他们的穿着、举止,我一边走一边猜,个人觉得这是旅行乐趣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借此消除初到陌生城市的紧张感。
在悉尼的第三天,我来到市中心的海德公园,跟着人流走到公园北端,老远就听到吉他弹奏的音乐,寻着声来到喷水池旁边,原来是一位街头艺人,在他身后,喷水池中央是一个站立的金色少年雕塑,他面朝着北方,右手边是著名的圣玛丽大教堂。此时还不到9点,太阳散发的热量照在身上暖暖的,我挑了一块离街头艺人不远的草地坐下,打算晒会太阳,也感受下音乐的魅力。弹吉他的大叔,带着一顶黑色贝雷帽,上身黑色休闲西装,花衬衫,下身牛仔裤,黑色皮鞋,斜背着一把木色吉他,坐在折叠椅子上,面带微笑,看着面前来往的行人,谈着他的拿手曲目,从容又淡定,仿佛这里只是他家的一个角落。在他左手边用简易的塑料框和行李箱临时搭了一个柜子,上面放着他的个人录制CD,20澳币一张。
过了不久,路人中来了一对父女,穿着豹纹背心的小姑娘被父亲抱在怀中 ,扎着两个可爱的小辫子,看模样不到3岁,手上拿了一把绿色的乌克丽丽,鼻子下面是没擦干的鼻涕渍,父女俩刚开始站在旁边听着音乐,小女孩儿显然是被这个白胡子的“爷爷”吸引住了:他手上拿着的东西和自己的真像,那么好听的音乐是他手里的黄色大家伙变出来的?于是在父亲带领下,小姑娘靠在父亲怀里,站在大叔面前,盯着他弹奏,显然大叔也感受到来自小观众热切的目光,半蹲着弹《卡农》给她听,就这么开始互动起来了,一曲结束,大叔请父亲抱着女儿坐在他的椅子上,他半蹲在小女孩面前,开始用一首热情洋溢的曲子和好奇宝宝开始交流,小姑娘的一双小手在乌克丽丽的上下拨弄着,父亲一只手抱着女儿,另外一只手拿起手机,录下了这些瞬间。此刻大叔背后的路人络绎不绝,有拉着行李箱的商务人士,有全家来旅游的华裔面孔,有学生模样的小孩儿。作为旁观者的我,眼前就像是电影里的一幕:在人来人往的海德公园,街头大叔和小迷妹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互动着,背景音乐只有大叔弹奏的吉他旋律,路人的交流、脚步声都被屏蔽了。一曲谈完,小姑娘已经从爸爸的腿上跑到地上去了,两个大人都半蹲着,围在小姑娘旁边交谈,大叔也尝试用她能理解的方式和她交流,而小迷妹的热情已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了,没过多久,父亲带着女儿和大叔告别。我坐在不远处,用相机把其中的一些画面记录下,期间小女孩还好奇的跑到我这里来,我冲她笑了笑,打了个招呼,她让我想起了和她同岁的小侄女。
旅行途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会有很多,走过的路,遇过的人,见过的景,除去记在文字里的心情和数码产品保存的回忆,还有另外的一些,是存在脑海、记在心里的默片电影:阳光明媚的一个上午,在海德公园的喷水池边,街头大叔和他迷妹之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