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两位妈妈,她们都意识到了让孩子做饭的重要性,可以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但是她们培养孩子做饭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第一位妈妈,每天督促孩子做饭,要求比较严厉,每次都提意见,这里做的不够好,那里做的不够完美,最后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做饭了,因为他做饭换来的只是批评。
第二位妈妈,也是要求孩子做饭,但是她从来不逼迫孩子做饭,每次做饭都邀请孩子一起做。当孩子做了一点进步后,妈妈就会发掘优点进步,赞美孩子,孩子也越来越喜欢上了做饭了,最后孩子自己就主动开始做饭了。
表面上看,这两个妈妈采用的方法有所区别,而实际上是在内在的原理规律上不同。第一个妈妈没有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什么人是一下子做好的,都是一点点来的,而第二个妈妈不仅认识到了这个规律,而且比第一个妈妈多做了尊重、鼓励、表扬。表面方法的不同实际上是内在原理的不同。这里的原理规律就是“道”,方法技巧就是“术”。
“道”是自然运行的法则,《大学》中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道”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术”是人遵行自然法则的做事方法和策略,比如战术、技术、骗术等,是手段是技巧。
对于“道”与”术”的关系,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那么,在儿童教育中,什么是“道”,什么是“术”呢
——道——
爱、尊重、理解、包容是“道”,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也是“道”,人性的真善美等都是儿童教育中所要注意的“道”。“道”既是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原则,也是我们千方百计传递给孩子的感悟。
“道”可以让你明白问题的本源,可以触类旁通,从而可以自己创造方法来解决问题。
比如说面对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的问题,如果为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吃蔬菜,这就是对“道”的探索。
当我们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吃菜的内在原因,是身体原因还是心理原因,我们就能针对性的创造方法解决它们。
需要注意,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道”,但这个“道”是“真道”还是“伪道”,就需要家长仔细甄别了。“伪道””一般是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依据传统文化和个人经历产生的,它们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家长自己无法辨别自己“道”的真假。但是“伪道”依然承载的是“道”的作用,家长会相信“伪道”,从而可能会采取错误的“术”。“伪道”也能传承,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父母相信什么样的”道”一般孩子也会信奉什么样的“道”。
——术——
家长通过各种方法技巧来教育孩子,这些具体表现出来的手段都是“术”,共情、打骂、表扬等就是“术”。
比如同样面对孩子不吃蔬菜问题,如果问怎样让孩子多吃蔬菜,这则是家长对于“术”的追求。
“术”的方法简单直接,可以方便人直接拿来用,但是“术”的应用比较窄,只能解决对应的问题,当你遇到新的类似问题时,你可能又无能为力了,又要寻求新的“术”了。
同时“术”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建立在不同“道”的基础上的”术”,产生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了。比如说孩子随手扔垃圾,如果父母是建立在自己方便自由的”道”的基础上,那么家长会赞同鼓励孩子;如果父母是建立在爱护环境关爱他人的“道”的基础上,那么家长会纠正。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儿童教育中的“道”与“术”
因为“道”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更加健康优秀的成长。
只有当我们明白了儿童的生长规律,我们就能理解孩子的叛逆期,就能理解孩子的顶嘴抵抗,从而用正确的“术”来解决问题。“术”只有在“道”的指导下,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
比如孩子玩泥巴把自己衣服弄脏了,如果让孩子明白自己错了,“术”的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批评教育,也可以打骂教育,还可以讲“道”理,等等,“术”很多。但如果我们没有“道”的指导,那么我们可能采取的“术”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名不正则言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