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引子
最近有篇文章挺火,据说是一位高中生给作家方方的信。作为一名语言学研究者,我对祖国高中生的作文水平还是很关心的,所以读了一读。
读后的感觉嘛,我就不拐弯抹角了:虽然自媒体上99%的文章都是垃圾,但《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无疑是垃圾文章中的战斗机。无论是用词、行文、立意、逻辑、衔接,《信》都已经接近垃圾文章的下限。这么说吧,如果把这篇文章比喻为一个人的脸,它一定是美颜相机的强劲对手。
既然做了上面的评论,不举个例子,似乎难以服人。所以,我就随便挑一段,简短评论一下。通过我的简评,大家可以“见识”一下,文章可以烂到什么程度,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写作应该避开的坑。我不敢选太长的段落,怕自己这辈子时间太短,不够吐槽的,所以就选下面这段儿短的吧。
避坑指南
上面有两个自然段,但我只想简短评价一下第一段。我把两段都截图,自然有我的原因。
我们来看第一段。一开头,“方方阿姨”,这是在称呼人。既然把人叫住了,你总得说点和人有关系的话吧。但这位作者偏不,他剑走偏锋,先把“方方阿姨”叫住,然后开始自说自话。后面关于鲁迅诞生时代的描述和“方方阿姨”有什么必然联系吗?隐藏联系自然有,世界上任何两种东西都能找到隐藏联系。但文章写来是给人读,而且是给人读懂的。
好文章读起来要流畅,要自然。行文要给读者预期,除非为了特殊的修辞效果,读者的预期应该在合适时候兑现,否则文章读起来就佶屈聱牙、磕磕碰碰。读《信》时,我的感觉岂止是磕磕碰碰,简直就要撞晕过去了。
你叫住了人,就意味着你要对TA说话,那么如果没有充分的语境,就需要必要的衔接,以让你后面的话和称呼对方之间有个自然的过渡。这个自然段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过渡。上文没有任何地方提到鲁迅,突然插入称呼,然后直接转入鲁迅。这文章要是辆车,乘客应该晕得隔夜的饭都吐出来了。
怎么改呢?两种方式。第一,把“方方阿姨”移到下一自然段。下一段开头有“您的日记”,您是“方方阿姨”的回指,前后就有衔接了。第二,在“方方阿姨”后面加一句话,比如“您是作家,肯定知道鲁迅”。这样,鲁迅出现了,下一句再谈鲁迅就不突兀。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吹毛求疵,这种小毛病,无伤大雅。这种话千万别听,说这种话的人,文章多半写得烂。你要想学好,就得跟好的学。好东西,往往就好在细节里。你可能不知道原因,但看着就是舒服,这是好东西。有人给你一分析,你才知道,哦,原来细节上这么多讲究。这就叫看懂了门道。
但是,对于这段话本身来说,衔接不好还真是小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更大。看到这句“被压迫多于压迫,被奴役多于奴役”我有一种智商受到碾压的感觉。如果被压迫多于压迫,那多出来的“被压迫”是谁“压迫”的呢?被奴役多于奴役,那多出来的“被奴役”是被谁“奴役”的呢?哎哟,想多了头疼。
看这种文字,你不但会怀疑自己语文水平,还会怀疑自己数学水平。这种就不是文字水平问题了,纯粹就是头脑不清楚的结果。我估计啊,这都是相信“排比句能增强论证气势”这样的鬼话造成的后果。为了气势,管它能不能“比”的东西,先“排”上再说。可能在作者认识里,排比排比,先排后比,只要能排在一起,管它可不可比。对此,我只能用一句流行语来赞叹——真豪横。
再往后面读,我不禁开始感谢电子屏幕阅读的好处了——再烂的文章,你都可以看完。这文章要是写在纸上,我铁定看不完。为什么呢?文章太烂啊!第一段没看完,我可能都会气得一把撕掉了。我尤其看不惯标点符号乱用的。我知道你第一句话写得烂,但再烂它也是一句话啊,你得给它作为一句话应有的尊严:打上句号。
“被奴役多于奴役的时代”后面应该是句号,因为前面的意思已经完整了,虽然不太好懂。对这种“一逗到底”的写作方式,我很不能理解。我要是那句话,都会从屏幕上跳出来,给作者几巴掌:“你会不会用标点符号?会不会用标点符号?会不会用标点符号?”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烂文章的通病:重复累赘。“那时候,反抗和斗争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读出问题没有?如果你读不出问题,那你很可能有同样的问题。“那时候”和“那个”重复了,用一个即可。建议去掉“那个”。第二段的第一句也有重复累赘的地方。“我看了你的日记,我在琢磨”里面,两个“我”就重复了,应该去掉第一个。
文章贵在简洁,能用两个字说清楚的,绝不要用三个字。虽然打字不费墨,但惜字如金还是好习惯,毕竟,读者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喜欢读这种烂文章的人,估计时间也不怎么值钱,所以我是瞎操心了。
结语
短短一个自然段,短短74个字,这位作者出现了四个写作问题,分别是:衔接不当、逻辑混乱、标点符号滥用和重复累赘。像这种问题如此集中的文章,也是难得,建议语文老师选做作文课反面教材。
请原谅我无法整篇分析,因为毛病实在太多,我估计疫情结束之前,分析不完。更重要的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绝不是分析烂文章,而是多读好文章。比如这位作者大凡认真读过几篇鲁迅的文章,也不至于文字如此糟糕。
对我这种鲁迅全集翻过几遍的人来说,看到有人拿先生举例,却又把文章写得如此烂,真是难以忍受。所以,为了防止意外,我写本文时都确保胃里没东西。
读完我这篇简评,可能有人会说,你费尽心机去挑别人文章的毛病,居心不良。对说这种话的人,我提前统一回复一下:
您费心了,不过您是在以己度人。这种简单的事儿,我哪需要费尽心机。这对我来说,就是本能。一个句子读过来,那毛病自动就跳出来了,压都压不住。尤其是像《信》这种奇葩文章,几乎每句话都是毛病。有时候为了防止被“弹出”的毛病溅伤眼睛,我都得斜着看。不是不忍直视,是不敢直视——辣眼睛。
您要费尽心机才能读出毛病,甚至费尽心机您都读不出毛病,那只能说明您的母语水平太差。什么,您还给《信》点了赞,打了赏?那我只能说,您居然识字,真是个奇迹!
最后,说实话,我不相信这是一位高中生写的。都读到高中了,语文怎么会这么差。这不是在污蔑社会主义义务教育吗?我猜作者可能对现在的高中生有什么误解。写得烂就写得烂嘛,别拉高中生垫背。据我观察,00后是很有实力和希望的,他们不背这锅。
《信》这篇文章唯一“合理”的地方,是匿名。虽然我不同意作者匿名的原因,但我非常理解他的决定
——文章写这么烂,谁TM好意思署名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