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看了本书名叫《阅读力》,其实准确说是听了书中所谓的精华部分。
大家写书评可能一般都会写那些经典或者公认的好作品,因为一方面好作品才有值得玩味推敲的价值,另外也从一个侧面达到了荐书的愿景。
“Love me,love my book”,从来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看过的一本不错的书推荐给你,你看了可能理解的角度会不同,但如果也觉得不错,那我们似乎就是志趣相投之人。
但是,我写这篇书评却不是为了本好书,相反,我觉得这本书比较一般。
大凡好的书一般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阅读力》出版与今年3月,销量我不得而知,但可能因为出版时间较短,读的人较少认知可能也不足。
所以,我在这是想做以标记,将此时对这本书的看法记录下来,避免因一时读书趣味寡然而错杀一本好书。
首先,这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整体感觉,像是一个阅读的介绍大纲。讲了从古至今的阅读的历史、阅读好时代的特征、读书的目的、自己读书法和抱团读书法等。
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游带着看了遍景点介绍,但没进景点里看。总之,干货不多,是一本偏理论轻实践的读物。
仁者见仁,对于我这种比较功利的就像要实践方法的读者来说,就像是隔靴搔痒,但如果就是想了解阅读历史或形成阅读认知,这本书讲的还是比较全面的。
这本书刷新我观念的一点是,我们一般看书是不会去注意阅读历史这回事的。
1.阅读是先于文字的
这本书开篇就提到了——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阅读史的专门著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我国对阅读的教育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现代人一说起阅读,就会狭隘的认为是读书,其实阅读是先于文字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俯仰之间自然万物都是阅读的对象。常说的,“阅世”“阅历”“察言观色”“暗送秋波”,都是先于文字也不依赖文字的阅读。人类凭借这种阅事阅物的能力,创造出包括文字在内的现代文明成果。而文字的产生又提升了人类阅读的作用和价值,让智慧得以延续。
2.朗读是先于默读的
最近,《朗读者》节目在全国兴起,大家习惯了平时闷头看书,默默读者,突然随着节目的播出,人们发现一段或优美或平时或激荡的文字,经由声带震动耳膜,直击心灵的感觉是如此美妙!
我国是逐渐由朗读变为默读的。古时候,鸿儒学子读书是拿着竹简书本诵读,平头百姓读书是在市井说书场里听书,不论哪一阶层都是以听为读。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记得牢,眼口耳手心,全都动用起来,印象深刻。
我们现在很多人有读书焦虑症,一是觉得书太多了好有压力看不完,另一个是就算看完了也记不住。
想想我们上小学时,老师经常留读课文的作业,把第几课课文读几遍,让家长签字。大一点了开始学英语,当然是要念出来才知道发音对不对准不准,更有像疯狂英语那样的英语角,让你解放天性放声朗读。
时隔多年,现在想想当初背过的诗读过的文,是不是还能依稀想起来里面的内容。
现在总是说各种读书方法,速读、略读、精读、主题阅读等等,朗读是否是被我们忽略了太久的一种读书方法呢?我们是否可以拿出英语角的劲头去读一首诗一段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