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和妹妹各自带着孩子,一起去山里捉螃蟹。一上车十岁的仔仔就开启了胡闹模式,他一会儿跟宝丫丫说螃蟹是一种黑色的怪物,会吃人,一会儿说到了山里就把你扔到山沟里喂狼,还说到山里之后就把宝丫丫变成螃蟹,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
宝丫丫毕竟才五岁,她无法分辨这些玩笑的真假,哥哥的话成功的引起了她的恐慌。每过一会儿她就着急的哇哇大哭起来。
前面开车的妹妹开始烦了,冲着仔仔喊:“你怎么老这样啊?我每次带你出来你就要找点事儿,你就不能安静点。我带你出来就是个错误!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虽然这番话让仔仔暂时安静了几分钟,可是没一会儿他又开始了新的话题。
“大山里面危险可多了,掉到河里就淹死了,到时候你就会变成猪,你爸爸妈妈就找不到你了。”
“你爸爸也变成猪,你们都相互不认识,哼!”
宝丫丫吓得眼含泪花,直往我的怀里钻。我只好开口了(一般妹妹在我不太爱越俎代庖):“仔仔,不准再捉弄妹妹了,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是个好哥哥。你教宝丫丫玩玩具,和她分享你的玩具,还帮我照顾她,可是你今天对她一点都不友好。宝丫丫没有去过山里,那对她可能是个可怕的地方,你这样吓她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你马上向妹妹道歉,如果你今天再捉弄她,晚饭后就不用出去玩了,知道了没有?”
仔仔看到我生气了,跟宝丫丫道了歉,也不继续刚刚的话题了。转而开始自己玩了会儿玩具,然后要求和宝丫丫一起唱歌,就这样我们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
我和仔妈妈批评孩子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呢?
仔妈妈批评的时候一笔抹黑了仔仔所有的优点,而且用了“老这样”“以后再也不”这样的词语。这样评价孩子的这个行为是不准确的,他并不总是这样样子。而这会让孩子感觉他就是个不好的孩子,反正就不好了,干嘛还要做的好呢?
孩子会成为我们眼中的样子,当我们说他不好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我这样不好我要改变,而是妈妈都这样认为我了,那我肯定就是这样,我变不了了。只是摄于家长的威严,暂时不得不闭嘴,可是效果并不会长久。
我在批评仔仔的时候,用的其实是积极心理学的东西,我并没有把他的行为当成他个性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只是特定环境和暂时的情况(你今天是怎么了?),然后用实际的例子指出问题并非普遍性,保持了孩子的自尊(你一向是个好哥哥。你教宝丫丫玩玩具,和她分享你的玩具,还帮我照顾她),一个好孩子的形象出现,这有利于唤起他曾经好的行为。但这并没有完。我还指出他必须做的事(你马上向妹妹道歉),这是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后,我也明确了继续坏行为的后果(如果你今天再捉弄她,晚饭后就不用出去玩了),这样孩子就自己可以有一个选择,我自己到底要做个好哥哥,还是接受惩罚呢?多半孩子会选择前者。
这样批评的好处是不会损伤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当然如果他继续自己之前的行为,晚上就只能被禁足了。说出惩罚是必须执行反对,否则这样的批评以后也会无效,就像仔妈妈说的“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这是家长根本执行不了的东西,孩子也知道你说谎,自然不会把父母说的话当回事了。
总结来说,批评胡闹的孩子咱们可以分成四步走:
第一步,准确的描述问题(特定与暂时)
第二步,用实际例子指出问题并非普遍性,保持孩子自尊(唤醒积极面)
第三步,必须做的特定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四步,继续自己的行为会后什么后果(可执行而且必须执行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