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小学地处红光村,故而得此名。
从石板滩客运站往新都方向大概500米,便会看到这所学校。一眼望去,校门口左边是几个红色的大字:红光小学,右边是灰黑色的大铁门。
若是从高处俯瞰,整个学校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盒子,而茂密的植被和一条横穿整个学校的小河又把长方形盒子由北向南分为红色区,绿色区,黑黄混杂区。
红色的一座三层的教学楼,楼顶上最中间是在风中飘扬的红旗。红旗又把红色区分为两边,左边是一班,右边是二班。从红旗顺着往下看,在教学楼的二楼有一个凸出来的小平台,小平台是老师每周一讲话的场所。
对红色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屹立不倒的红旗,每周一雷打不动的升旗仪式,每次都一边唱着国歌,一边看着红旗一点一点的升上去,眼里看到是希望,歌声中透露着坚定。
红色区往南是绿色区,绿色区主要由果园和盆景以及松树林组成。据说学校的前身是某个地主家的庄园,所以绿色区的植被也很有讲究。绿色区的左右两端分别是柚子园和梨园。果园也不大,梨园大概有七八棵梨树,柚子园稍大些,有十几棵树。分布在绿色区中间的是几棵临河松树,和一个小园林,园林由一条小道将几簇花果树几棵万年青以及几株铁树串联而成。小道弯弯扭扭的,倒是给学校添了几分神秘感。
绿色区常常被学校的园丁修剪出许多花样来,有时后万年青丛中会突然出现一只绿色的兔子,有些时候弯曲的小道则会变成一条绿色的“隧道”,从“隧道”穿过,总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
分隔绿色区和黑黄混合区的是一条横穿学校的小河。小河宽不到米,深不过80公分,三年级的学生能轻松跨河面。小河流水哗啦啦,小孩玩耍笑哈哈。小河承载着许多乐趣。炎热的夏天,趁周围没人,咚的一声,跳下河去,透心凉,心飞扬。小河也帮我偷了不少懒,夏天河水充足,无论是落叶还是层土,小河都能悄悄帮我带走,让我免去了倒垃圾之苦。若是遇上下雨天,小河两旁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毛头小子拿着一张张下抹布,围在河边,擦洗鞋上的泥土。因为小河的存在,农村的学校变得比城里还干净。
而连接绿色区和混合区的则是学校里的三道拱形小桥,小桥两旁是弧形的扶手,那时常常和同学坐在扶手上聊天。黑黄混合区主要由乒乓球场,运动场,混凝土空地组成。
混合区的左边是乒乓球场,其实也算不上球场,只有两个乒乓球台子。不过小时候大家都很爱玩乒乓球,哪怕是课间10分钟也不愿放过。
乒乓球场旁边是运动场,一个两百米一圈的黑色椭圆形碳渣跑道那时常常想,光着脚丫去跑一圈会是什么感觉。跑道中间是人工种植的小草。记得刚修跑道的时候学校不知从哪里运来一车黄沙土,又请了许多附近的村民来栽校长特意从外地买来的小草。那场面在当时既好笑,又壮观。不少村民跑来看热闹,纷纷议论着种个草咋还费这破劲儿。只是这些草日后可害苦了学生们。小草长出来不久,全校师生就多了两节劳动实践课,即去操场除杂草。
运动场往右是一片7,80平的混凝土空地,这片空地是学生平时课余活动和春游前集合的地点。空地的一旁是一个长方形的雨篷,这便是学校的停车场了。空地往前就回到了学校大门口。
这些年几乎每次回家都会从学校路过,可惜每次都是匆匆而过,一直没能回去看看,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可回不去的岂止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