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长会,走进14班教室,黑板上方有这句诗,写得大大的。
这出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的最后两句,全诗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含有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到。由前面的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含有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然而单独抽出这句“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脱离了原文本的诗句,到了读者那里,可以幻化出不同的意义,正如东海龙宫里的定海神针,一到齐天大圣的手里,就可长可短,变化神奇。
我知道那个孩子写在黑板上的原因,绝对不是深刻的悲剧,而是另一意思:
“梦想只是白白地停留在昨日,实现梦想的美好时光又岂能等到?”
或“空有昨日之志,岂有良辰来到?”
在告诉家长,放心吧,我么已经懂得,梦想不是等来的,要靠自己的努力。
或者在表白自己的心迹:以前白白地错过了美好时光,到如今梦想未能实现,然而,我们已经认识到,所以,请放心,良辰(我们的美好)是值得等待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的猜测是不是正确,但是这个孩子的创意真的让我惊喜。不知道这是谁想出来写上去。我想家长们也一定会注意到,也会想一想这十个字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们会想到这就是他们某家孩子写上去的吗?他们读懂了诗句传递的意思吗?
一进教室面对陌生的家长,我就把我看到这句诗的心情告诉家长。没有解释这句诗,我想不需要讲的吧,家长们若想明白,一查手机就可以知道。其实,现在回想,觉得应该解释一下这两句,毕竟真正去查的人很少,何况,单这两句未必查得到意思。
忽然觉得,孩子读诗,能有这样的运用,足矣。我们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而是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诗人的智慧和趣味,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
一样读诗背诗默诗,有的孩子只停留在本本上,有的孩子却能和生活联系起来,不一样的效果,为什么?
首先,有没有真的理解诗句含义。唯有真懂,才能在脑海中刻下印象。
其次,会不会联系。唯有和自己建立联系,和生活建立联系,才是真的属于自己。
回到办公室,我问班主任,这黑板是谁布置的,这诗句是谁写上去的?
原来是语文课代表——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