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的名义》,目前正在热播中,全民都在热捧追剧,闲暇时间,我也看了几集。
隐隐感到,越是内心极度恐惧贫穷的人,越容易贪腐。
赵德汉就是个典型代表。
他三代贫农。母亲含辛茹苦供他读大学,从农村走向了城市,看似光明前途一片大好。
这样没背景没靠山的人,官场迟迟得不到升迁,也得不到重用。有个苦差事,自生自灭,了此一生也就罢了。没想到,临老了,却得到一个有实权的活儿,年纪摆在那里,以后的仕途再也没多大发展。
以后不在这个位置上,缺钱花了,怎么办?老婆孩子要养,家里老娘要养,穷怕了,再也不想去过穷苦日子了。那该怎么办呢?
这时,他幼年时期的极惧贫穷感,就出来作祟。这种惧贫感创造出越来越大的欲望,一有机会就会爆发出来。
他贪污两亿三千多元的巨款,打开冰箱,拉开被子,全部是人民币,此外一面墙都是人民币。
但他平时表现的很老实,老实就是他的保护色,居住简陋,平时骑自行车上下班,晚饭是一碗炸酱面,每月只给老母亲300块钱的生活费,这与他贪污的数额形成巨大的反差。
心理学上讲,曾经经历过的物质匮乏感会造成强大的心理匮乏感,心理匮乏感会让自己产生自卑感,长期的自卑感会觉得自己不值得,他会用一种叫做欲望的东西来填满,给自己表象的安全感。
他第一次收下丁义珍向他行贿的50万元银行卡,开始时内心极度不安,最后也收入囊中。
虽然他有那么多钱,但不敢正大光明的把钱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人,不敢吃不敢穿不敢消费,就守着这堆钱,如同看秋后丰收的庄稼,他就喜欢闻钱的味道,因为穷怕了。这种现象在有些有钱人身上可以看到,不管赚了多少也不满足,自己对自己也特抠门,分钱都舍不得花。
2.
我们都说“穷养男孩富养女”,男孩一定要“穷”养,以至于网站上、书店里到处可见这种畅销书。
赵德汉也是被“穷”养大的,但我们没看到他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看到他的担当大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将灵魂玷污卖给权贵,来满足自己贪欲的一个人!
现在的孩子吃穿都不愁,“穷”的不是物质生活,而是内心世界的“穷”。
电子产品的横行,使我们变成了“低头族”,孩子几乎也是手机不离手,不是玩游戏就是看动画片,读书很少。尤其是孩子越大越难教育,有的家长天天看手机,却让孩子多看书,孩子不听,说,你们天天看手机,为什么就不允许我看?
我一个朋友,对上小学的儿子,温和教育,润物细无声:你不要那样做,要这样做。你那样做不对,这样做才对。
时间长了,孩子耳朵起茧了,跟没听见似的,依然我行我素。她又重复唠叨,孩子很快烦透了,她说什么都不听了。最后上演一场谁都不动口,双方各动手的抬拳道场景,不欢而散。
后来,她愁大发了,问我怎么办?我说,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能是快到叛逆期了。她与儿子“作战”的日子继续僵持着。
3.
过了2个多月。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用国学照亮孩子的天空”的讲座。抱着试听的态度,我们前去听课。
现场老师是斜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精彩的国学课。他讲到,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我们听了,不以为然,想着老师是以出售国学机为目的,就没当回事。
后来,在孩子班主任老师的一再推荐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们各买了国学机和教材,开始引导孩子读国学经典。
回家后,面对十几本精美的国学书籍,怎么指导孩子听读?从哪一本开始读?用什么样的方法读?万一孩子不愿读了,怎么办?层层疑惑,当时给我带来很大压力。同时,我也在思索,能不能先给孩子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时间太长,不敢定。先给孩子制定一个月的听读计划。一页A4纸,四个小表格,每个小表格画分七天,代表一周的读书内容。每天中午或晚上,吃完饭,按照小小的格段,读完当天的内容。读书结束后,在上面划个红对勾。然后再放国学机,让孩子听。
我们与孩子一起学,有时孔子说的话读不懂了,就上网查查。如果孩子很想知道一段古文的含义,我便解释给她听,她不问的,我就不给她作过多的解释。
偶尔,遇到孩子不愿读的时候,她不止一次的问我:妈妈,读这些国学经典到底有什么用啊?我说读了这些,你以后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妈妈希望你以后是一个快乐的人,不理解句意没关系,不用去理解,也不要求你去背诵,现在我们只要每天朗诵一些就够了,孩子仰着小脸,边听边点头笑了。
就这样,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我们和孩子跌跌撞撞的坚持了下来,就为了每天睡觉前能画上那个红对勾。
在“读书计划”的牵引下,孩子已累计坚持读经2年多,有时我说上句,孩子会马上说出下句;有时听到国学机里刚起头读,她也跟着读了出来,因为这些知识都熟记在孩子的大脑里了。当我把那盛着满满红对勾的20几页A4纸,拿与孩子看时,她也惊叫了起来,想不到,我们已经读完那么多内容了。
读《大学》,善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通过诵读,孩子内心是丰盈的。我们种下经典的种子,终有一天,这些圣贤深刻的种子会发芽,会在孩子的心灵开出奇异芬芳的花朵,继而长成参天大树。
朋友的儿子,自读经以来,越来越喜欢看书了,偶尔也玩玩手机游戏,但都在可控时间内。朋友看到了读经的好处,开心起来,向周围朋友做起了读经的宣传。
另外,在“钱”的方面,平时给孩子适当零花钱,让他自己去买学习用品,自己支配小额开销,从小学会打理自己的“小金库”,不再未来的日子里,见“钱”眼开。让孩子懂得,这世上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4.
《人民的名义》这部热播剧,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年来最大尺度的反腐题材剧,透过反腐事件,我们追溯根源,除了身体健康外,男孩儿小时候该怎么教育?
我们要教育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要教育孩子:德者本也,财者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