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色的乞讨方式,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乞讨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你们有没有见过?寒冷的天气里,一个身穿单薄衣服的老年阿姨,长跪在大街上,面对来来往往的行人,磕头不止。
你有没有见过?还有的乞讨者跪在某一个路口或天桥,远处看像一尊雕像,胸上挂一个牌,上面写着父母病重;还有的写的是某某亲人而死,讨要几百块路费,回家安葬亲人。
你有没有见过?其实也有合作行骗的,一个躺在地上,身上盖张布衣,另一个则跪在旁边向行人哭诉,其亲人患重病,急需用钱手术,由于无钱医治乞求路上帮忙。
很多唏嘘的原因令人顿时产生一种同情心,但是这样的场面,有几个人能分得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这个社会肯定是需要善良,可善良又往往被龌龊的人利用。于是善良的人都麻木了,接着出现了疏忽的冷漠,真的很可悲。
同一个地方,同样的几个人,我遇到几次,在拥挤的菜市场路上,一个中年妇女和两个中年男人都长跪着,低着头。前面摆放着有孩子住院的相片,病情介绍,孩子和医院医生的合照。
孩子实为生病,一个家庭还能抽出那么多人乞讨?而不是努力工作?这几个人真的是昧着良心出卖自己灵魂,这样的贪婪,怎么不见鬼去?有时候心里真的对他们有一丝丝厌恶。
假如我是那位身穿单薄衣服的阿姨,我会面对陌生行人,马路长跪行乞吗?
假如我是那个身患重病的亲人,我会面对陌生行人,马路长跪行乞吗?
假如我需要那几块钱路费,我会面对陌生行人,马路上长跪行乞吗?
我常常假设自己的处境,但是我也给不出自己一个答案,最起码说假如我身临其境自己是还不确定怎么处理现状的。
但是认识小欧后,我觉得大街上行乞讨者不只是个人问题,还是和整个社会责任问题有关联。
刚认识小欧是在一个公益队认识的,他虽然言语迟缓,话语不多。但总是报之我们一个温暖的笑脸,给我们印象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少年。
小欧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庭里。当他呱呱坠地时无疑是给这个家庭带来很多欢乐,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三岁的时候被确诊为癫痫病,手部还会有轻微颤抖,智力和行动能力都不如常人。
这个诊断让这个普通的家庭有如晴天霹雳,。为了让孩子能够不间断的吃药维持病情,小欧爸爸开始利用下班时间用摩托车去拉客,经常午夜才拖着疲倦不堪的身体回家。他知道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他必须这样奋斗。
然而不幸的事依然没有离开这个家庭。在小欧八岁那年的一天夜里,爸爸遇到了一个以去某某地方为由的搭客,半路上对他抢劫,被刀连续刺了几下,当被人发现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爸爸的意外离世,家中的顶梁柱垮了,对于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山加霜。
哥哥要上学,小欧要人照顾,随着兄弟俩的长大,日常开支倍感压力。妈妈不得不去打点临时工来维持家庭现状。
小欧十二岁那年,母亲把他送到启智学校上学,这是一家专门帮助智人士的康复中心,社会上经常有爱心公益队去关心探访。在这样的大家庭,小欧感受到了温暖,大爱精神也在心里扎下了根。
毕业后的小欧曾经找过很多工作,但是都因他迟缓的语数和颤抖的手被别人拒之门外。曾经心如死灰的他在志愿朋友的帮助下,自己在家创业,开起了养鸡场。
他在朋友圈卖鸡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有人下单,他不管多远路途每天早上都坐公交车帮人送鸡到目的地。
在打理自己养鸡场同时,小欧有时间依然和爱心人士去看望孤寡老人和弱势群体,探访帮扶和他一样有癫痫病的贫困家庭。
对自己身世和身上疾病不报有一丝埋怨,并那么多年坚持着每卖一只鸡就捐一元来做公益,他一直尽自己最大能力来回馈社会。
在回头看看大街小巷上四肢健全或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乞讨者,我觉得真的值得整个社会去反思关注一下。
没有人喜欢过流浪无所定居的生活,城市生活的无着落,乞讨人数没有减少,而是日渐增多。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我们目前政府所提供的救助站条件是否完善?
2.有关部门有没有深入调查?杜绝群体乞讨,用这种不劳而获当做是一种职业。
3.向行乞讨者讲诉政府相关政策,培训部分有劳动能力者就业问题,达到他们有自食其力能力。
4.加强教育观念,人生观,价值观。
乞讨反应的是一个社会现象,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社会的文明生活需要更多像小欧这样用心传递正能量的人。
有的认为网上曝光的乞讨者失之偏颇。也有的认为面对乞讨者,善意的疏忽也是一种美德。
我们应该承认不管你处于那种观点,都是来自善意的。
但是城市面对乞讨者只是包容和善意的旁观,社会终究让人感觉不到温暖。
真正解决乞讨者的问题,需要更多的部门和社会的关注,需要你,我,他的参与。希望活着的人都能过上有所养,有所依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将会走向出更复兴和光明。
365写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