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悦
这不是一篇影评。
毕竟是从话剧舞台走向大银幕,严格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影片的视听语言,《驴得水》都不能算得上一部“合格”的电影。但这是一部十分值得去观看的片子。
如果你不想再在大银幕上看到缺乏营养的大IP和泛滥的小鲜肉们,并且受够了国产狗血烂片扎堆的院线,定能感受到这部小成本影片的真诚在当下浮躁的电影市场显得多么难能可贵。
没有宏大的场面,黄土高坡、驴圈、土窑洞教室、黑板上方的青天白日旗交叉出了电影开场清奇不已的违和画风(并且之后的情节基本都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完成),这种违和感默默奠定了影片荒诞的基调。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国民政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几位怀揣教育梦想的知识青年从大城市来到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因为教育经费不足,集体向教育部编造了一个“借驴吃空饷”的谎言。
整个故事围绕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展开,为了圆这个谎,他们一边和强权周旋抗争,一边不断突破着底线向恶势力低头,被残酷的现实(强权及金钱)碾压的“体无完肤”之后人格彻底变得扭曲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
这就不免引起我们试图展开关于人性的思考。如果是理想驱使着他们撒谎,在享受到谎言带来的既得利益后直接转化为金钱驱使着他们不断突破底线,然后在向黑暗现实妥协的过程逼迫他们走向人格分裂的境地。那我们这些没有被现实碾压过的人性,究竟是否被高估了呢?也藏着恶的基因吗?
近几年的国产电影除了《十二公民》甚少出现对人性描摹特别深刻的作品。古往今来,关于探讨人性的伟大作品所洞见的人性之复杂向来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可以脱离种族、国家、性别、阶级,跨越时代,放之宇宙而皆准。比如《红楼梦》中的人物群像,比如鲁迅的作品(祥林嫂、麻木的围观人群),再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人》,无论跨越多少年,都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些人群的影子。
从《驴得水》中,我同样感受到了那种超脱于时空之外、很纯粹的关于人的本性的思考。人的复杂程度始终不能用善和恶这么简单的标准来评价,也许每个人内里都有恶的基因,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被激发出来,所以谁都不要太高估自己,不要太高估人性的光辉,那是因为你没经历过枪子儿从脑袋一擦而过的快感。
话剧演员功底扎实,表演自带戏剧性,将每个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所折射出的人性复杂程度统统放大在镜头前,加剧影片荒诞效果的同时也给大银幕前的观众带来了一万点伤害。因为,太真实了!之所以不忍直视是因为我们都能从中看到自己。
讲了半天严肃的部分一直没有说本片的笑点其实非常多,这里我就不剧透了,弗洛伊德说过,幽默是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出被压抑的思想。另外,影片中藏着很多细节,有很多隐喻值得被观众发现和解读,这些都是这部电影值得玩味的地方。希望大家能自行去影院体会。
有朋友觉得这部电影太压抑太令人绝望了,这种没有传递正能量的影片三观不正,纯属找虐。在我看来,《驴得水》的真诚就在于没有带着迎合市场和讨好观众的卖相而来,即便包裹着喜剧的外壳,内里却是不卑不亢,甚至有些凶残的味道,没错,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虐你:
我可以逗你笑,也可以让你哭。
笑得有多开怀,哭得就有多悲哀。
你不愿面对现实?我偏偏剖开鲜血淋漓的真相给你看。
人性有多复杂,现实就有多荒诞。
哪儿那么多正能量。
残酷吗?这特么就是生活,并且还要继续。
这,才是高级的黑色幽默。
笑也笑了,哭也哭了,被狠狠的虐了一把之后,也许你擦干眼泪走出影院依然觉得爽爆了,甚至想对着天空大吼一声:去TMD生活,让荒诞和残酷来得更猛烈些吧!
最后,如果这样一部敢于讽刺社会和揭露人性阴暗面的电影还不够正能量,那我真不知道所谓正能量究竟是什么鬼了。反正有人喜欢永远活在被粉饰过的梦里,那我就只好大大方方敬他一碗鸡汤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