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关系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关系,母亲不仅为婴儿提供了爱与抚育,滋养的成分,同时也提供心智的原型,它使经验得以获得理解,使意义得以呈现,同时对心智的成长有积极的贡献。母婴之间的关系不单纯只反映情绪与冲动,从而使婴儿有能力通过映镜过程,通过别人眼中的认知来认识自己,它更是一种能对投射出来的情绪加以处理的积极参与者。
比昂将这种主动涵容婴儿的心智状态的过程,称之为阿尔法功能。这是比昂对母亲在最早期通过潜意识,在精神上满足婴儿的说法,借此与满足他的生物需求做对比。阿尔法功能可以涵容支离破碎的心理经验,使婴儿自己的情绪得以塑形,既不从外在强行赋予情感,也不只是将情绪反映回去。这个过程有另一个名称与阿尔法功能是同义词,即象征形成。上述拼图的案例,描述了不同的反应所产生的差异。有的反应促进孩子找到形状的能力,有的阻碍它。对孩子的焦虑与挫折的独特本质,具有某种程度的接纳能力。是要将孩子们混乱的心智状态转化成可处理的必要条件。所谓的可处理状态。是指足可以让他了解经验的本质,一旦理解经验,就以象征的方式将它表达出来,从中学习,且超越这个经验继续发展。换句话说,要在可辨认的象征中无论字词游戏或歌曲,寻找合适的符号和形式的先决条件,是潜意识过程能够汇集各种情绪和感官知觉,即个体具备潜意识的象征形成或阿尔法功能的过程。在良好的情况下,婴儿慢慢地从母亲身上学到这能力,是一种持续一生的潜意识过程。
能使象征形成和阿尔法功能发挥作用的心智状态,在婴儿,小孩或成人心中启动潜意识的接收能力,对自己存在于世界之意义的探索能力,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变量。个体要认识自己,并能在此后以自身的本质发展,所需要的是一个客体,该客体在自我认识并拥有诚实不虚的内在世界的基础上,具有容受和回应的能力。如此一来,一个渴望了解为基础,而不是以需要知道为基础的世界观产生了。当我们可以从经验中学习时,经验便可以转化为成长。这过程则需要涵容者与受涵容者自己互动的质量,依赖此互动的完整性与互惠性,而不是依赖神话与谎言的恶意扩散,因为它们会在把不同程度上阻碍对真相的追寻
母亲能够涵容婴儿,并不需要随时存在,但是要足够多,以帮助孩子无论身体或精神上,都得以修通缺乏经验而持续成长。温尼科特说的足够好的妈妈表达的就是这个。此外所谓好妈妈,指的是并不是否认自己恨意和攻击感的妈妈,而是知道自己有这些感觉,且能容忍自己内心具有这种感觉的妈妈
相反地,如果妈妈防御性地认为她知道婴儿哪里有问题,而以他尿布湿了来回应饿的哭泣,或以他累了来回应恐惧的哭泣。当这种状况发生太频繁了,婴儿会体验到被深深地误解。例如面对一个抗拒理解的妈妈,婴儿可能会纳入一个受惊且无法理解事件意义的自我。因为在他感受到的需求和被回应之间,缺乏一致的经验,也就是缺乏常理感,这样的婴儿会比较难认识和接受自己,而无法试着去配合现况所需,或无法拒绝,如“他是一个难带的孩子,他会把我折磨死”这类由他人投射的形象
有意义的经验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有情绪的真实性作为基础,因此是能让人从中学习的经验,而那些无法产生意义的经验,若不是必须刻意地纳入人格中温尼科特说的假自体的根源,就是被挤压到他处,因而阻碍或无法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