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明梓 来源:嘉会读书
最近开始学着喝茶。
其实,喝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最近开始的,是“喝茶”,而不是喝“茶”。引号的使用,仅代表我此时的心境,与引号本身无关。此处所谓喝“茶”,代指“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是生活必需品,很多时候很多地方甚至就是喝“水”的别称。所谓“喝茶”,则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人生七大雅好之一的“茶”,带有一些形而上的况味,脱离了生理需求,走出了生存范畴,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划分,至少也挤进四层、五层之间,成了审美需要了。
以前也喝茶,确如《红楼梦》中妙玉所言,把茶当作解渴的蠢物、把自己当作牛骡来饮(yìn)。自从偶遇几位同事谈茶、侍茶、品茶,蓦然发现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喷涌而出、带着茶香的婉转风流、仙风雅韵,竟是如此让人流连忘俗,不禁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开始端着架儿偷偷在家叨登起与茶有关的器物来。
不过,最先得到的心灵震撼竟是“一入茶门深似海”,原本的解渴之蠢物,如今得知却是如此之深奥玄妙,想速成地驾驭有关茶的一切几乎是痴心妄想、痴人说梦。于是,只能先回首寻找我与茶最近的那个点在哪里。
作为一个自封的红迷,读红楼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今天看来,《红楼梦》早就开始对我进行茶知识熏陶,只因兴趣点不在线,总是不经意地与其擦肩而过、各奔东西。而今从头感悟,茶,竟是另一通幽之曲径,带我进入红楼更深处,甚至可以断言,如果曹雪芹不懂陆羽、不谙茶道,绝对写不出这么完美的《红楼梦》。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人统计,红楼梦中写到茶的地方有200多处,以茶推动情节、刻画人物、烘托气氛、暗伏隐喻的作用体现得尤为突出。
说起书中与茶相关的场景和人物,最先跃入脑海的有:黛玉初进贾府喝茶习惯之变,宝玉因枫露茶撵茜雪,众人对暹罗贡茶各抒己见,妙玉栊翠庵中以茶待客,等等。而其中,最具强烈画面感、茶文化意蕴最浓烈的莫过于妙玉其人及其侍茶全过程。
第41回“品茶栊翠庵”部分写到:
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这一段有茶的礼仪(亲捧)、种类(六安、老君眉)、用具(茶盘、盖钟、盖碗)、用水(旧年雨水)、品评(好、淡)。
再看特别招待宝钗黛玉和宝玉的一段:
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盉”。妙玉斟了一斝给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杯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前段形而下一些,后段更涉及文玩(古人珍玩的茶杯)、文化(品、解渴、饮的理论,主人杯的意蕴),显得颇为形而上,渐入化境。
看了这些过细描写,我的体会就是作者要以妙玉为现身说法,不仅教给我们掌握有关茶的入门知识,更要让我等俗人喟叹“其中大有讲究”,看似简单的一杯茶,背后却隐藏着出身门第、学识品味、亲疏贵贱。
连茶都不懂,何谈“红迷”!
好吧,与《红楼梦》的再次相遇,就从妙玉亲授的茶文化开始吧!
妙玉说:物质层面,茶要讲究种类、用水、茶具、煮法;精神层面,茶要讲究心情、环境、饮法、品味、修为。
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茶叶种植史,茶的种类也极其繁多,据说现代仅“名茶”就有几百种之多,每种茶又都有其独特的色香味性,也各有其相适受众。排除高低贵贱的等级因素,不同人因年龄、性别、体质、口味的不同,确实有选择不同茶类的现实必要性。
如:绿茶性味苦寒,维生素、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含量最丰富,具有清热、消暑、解毒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夏季饮用,但由于茶多酚含量较高,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太适宜肠胃较弱的人;红茶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发酵,其中茶多酚含量明显减少,从而变得性温,特别适合冬天饮用,肠胃较弱的人也可以选择。
贾母提到的六安茶和妙玉奉上的老君眉,依妙玉家世性格,应该无关贵贱,却是二者茶性不同使然。
六安茶即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属于绿茶,有抗氧化、抑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亦可提神,且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停食、腹泻。贾母等是“吃了酒肉”来的,油腻重,故“不饮六安茶”。
而妙玉有针对性奉上的是老君眉,属于发酵红茶或半发酵乌龙茶(老君眉的由来有两种说法),能消食解腻,正中贾母脾性,“气质美如兰”的妙玉也因此细节堪称深解茶性、因人择茶的高手。
“水为茶之母”,要饮得好茶,需要有好水。
陆羽《茶经》中论煮茶方法时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探究下来,其选水的原则应该是清、轻、活、甘、冽、柔,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至少是洁净、酸碱度适中、矿物质丰富但不能过硬,否则,再高品质的茶叶,也会毁于一水!比如硬度过高,直接影响茶叶有效成分的浸出,使得茶味寡淡;如果水呈碱性,则易导致茶多酚迅速氧化,绿茶会因此而影响颜值、打击品茶客对色泽的狂热追求。
妙玉严苛选择的“旧年蠲的雨水”和久埋的“梅花上的雪”,除了会有“质洁”的联想之外,想必更多是作者为了烘托剧情、隐喻妙玉个性而特设的场景。来路之稀有、存储之经心,不轻易待人,不待轻易之人,由此可以照见妙玉孤傲个性以及凸显宝钗黛玉宝玉三人在妙玉心中的地位。
同时,对妙玉选用茶具的细致描写,让我联想到第5回“贾宝玉游幻境”对可卿卧房陈设的铺陈。
秦太虚的对联,武则天的宝镜,赵飞燕的金盘,安禄山掷伤太真乳的木瓜,寿昌公主的榻,同昌公主的联珠帐,西子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事事有来历,件件皆关情,暗喻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的人物设定。
此番妙玉使用的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成窑五彩小盖钟、脱胎填白盖碗、“晋王恺珍玩”杯、“点犀盉”杯、蟠虬整雕竹根海,以及她自己吃茶用的绿玉斗,无疑也是极尽奢华地隐喻着妙玉的不凡身世、傲世性格、“看人下菜碟”的乖巧与不容僭越的强烈等级观念。
诚然,今天的爱茶人,也对茶具的选用颇为考究,不同茶叶用不同材质、造型、容量的器具,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彰显茶叶的色、香、味以及茶主人的学识、品格、情趣与地位。聆听过一位茶道高手讲解紫砂壶,洋洋洒洒,滔滔不绝,不禁令人迷倒!
若论茶之精神层面的独到之处,可能就不得不从礼仪的源头来探究和推演一杯茶以及隐藏在茶背后的文化况味。
自周礼集大成完善了古代中国的礼仪之后,中国人就没有哪个朝代、哪个群体、哪个场景能够摆脱“礼”。如果换一种通俗的注释,我更愿意把“礼”理解为“规矩”。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老夫子的逻辑就是,你季孙氏按规矩只能观赏四佾舞乐,八佾即为僭越,大逆不道。
几千年的删繁就简、沿革流变,今天的“礼”已经与它的老祖宗大相径庭了,但是“礼”作为“规矩”的价值却亘古未变。我们身边常见的,比如饭桌座次,开会时入场、发言的顺序,见面的问候、握手、拥抱,等等,也正应了老人们的一句话,“无规矩不成方圆”。
茶,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打断骨头连着筋(最早的茶用于祭天祀地),西晋后成为宫廷饮料,后逐渐普及到民间。不管从哪个角度把玩,茶,不为果腹、不为止渴,根子骨里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高贵气,处处有讲究、时时有规矩,是纯粹为精神和文化而生的。
妙玉择茶、选器、烹茶、奉茶的精致与用心,以及对 “蹭茶”的刘姥姥的态度,无一不深深体现着一杯茶背后的文化符号。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成窑五彩小盖钟、老君眉、亲奉,传达的信号是:贾母是至尊王、老寿星、第一核心。“晋王恺珍玩”杯、“点犀盉”杯、梅花上的雪,更多表明宝黛钗三人是文人雅士,与富贵老太的尊荣不同,要追求一点清高品味、傲世风情。刘姥姥喝了贾母的半杯茶,嫌淡,“贾母众人都笑起来”,这一“淡”、一“笑”,明白无误告诉读者,贵族喝茶是审美,村妇喝茶是生活,一个追求茶味的若隐若现、似有还无,要的是那股子仙气儿,一个则追求香浓味酽,要的是烟火气儿。
对尊贵符号成窑五彩小盖钟,因刘姥姥用过,妙玉就不要了,经宝玉说和后勉强同意送给刘姥姥做个顺水人情。这一细节太扎心了,是对刘姥姥阶层等级的极度厌弃,是对跨越阶层喝了不该喝的茶、用了不该用的杯这一僭越行为的强烈反弹。
因黛玉误将“梅花上的雪”当成了“旧年的雨水”,妙玉就奚落黛玉“竟是大俗人”,把能否鉴别得出水,当作雅俗分野的试金石,这意味岂是一个“傲”字了得!把自己平时用的绿玉斗给宝玉用,这分明是代发修行的妙玉石破天惊般向宝玉示好,引得无数后世红学评论者浮想联翩,纷纷借此判断妙玉“怀春思嫁”。
如此看来,茶,以及《红楼梦》中的茶,大有意趣,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