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从一诞生,便开始了它的奇幻之旅。从书店到读书人手中,从一个书房到另一个书房,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辗转流徙,不断增添新的痕迹与记忆,与人共同书写着一段段故事与传奇。
吴雅慧:台湾旧香居古旧书店店主---“你或许不能回到那个时代,但你能借用一个物件感同身受进入那个氛围,我觉得对我来说这就是旧书最迷人的地方”。
“旧书店它所承载的能量和东西是更多的,我所谓的东西可能包括历史、文化、时间。我想让旧书的价值和意义更清楚得被人看到跟知道”。
“一个卖书人最终又从另外一个人买书回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卖出去过的书,我觉得整个轮回是很有趣的,感觉它就是跟着人漂流到不同的地方去,然后最终流着流着又流回到你身边。这是一种很深的缘分”。
为了打破传统旧书脏乱旧论斤称的印象,在近十五年的时间里,吴雅慧和弟弟将他们几十万册的藏书慢慢整理成系列,开办了不同主题的旧书展览。从“五十年代中小学课本展”到“三十年代新文学珍本展”,再到“五四光影期刊展”,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些备受冷落的旧书,重新被人们发现和珍视。
“你或许不能回到那个时代,但你能借用一个物件感同身受进入那个氛围,我觉得对我来说这就是旧书最迷人的地方”。“我希望能够把古书做得更精致、更专业,不只是把书当成二手书,或者是用一种很廉价的方式买卖,而是用更文化的方式去呈现它。不只是一个买卖,可能对更多人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应该有的态度”。
陈晓维:藏书人---“书本身是一个故事,写书的人身上又有个故事,书的流转又是一个故事。你买了一本书,其实你收获了好几个故事。”
从2002年开始走上藏书这条路,陈晓维已经在他的书房里收藏了2万余册的古旧书。由于中学时期迷恋鲁迅的文字,他的藏书多以新文学版本为主。这些书有些是早年从旧书摊捡漏而来,有些是从拍卖会高价竞拍而得,还有些是从熟悉的书贩友人手中求得,它们兜兜转转,几易其主,带着不同的故事与记忆,又来到了陈晓维的书房。
“喜欢一个作家并且收藏他的书,一方面是因为你喜欢他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你觉得他这个人跟自己的内心有很多共通之处”。
以藏书为起点,陈晓维在旧书世界里越走越深,他像侦探一样考据旧书的历史,根据书中的痕迹探寻前人的故事,他与友人一起开过书店,目睹和经历了旧书业的兴衰。他将这些书人书事以生动鲜活的笔触写下来,先后出版了三本书话,记录了人与书之间一幕幕离合得失的故事和旧书页罕为人知的传奇。
“对我来说,藏书其实就是去追逐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把它收集起来放在一个自然保护区里,然后我就是保护区的区长,把它们保护起来,让它们能够在里面很好地生活、延续下去。”
lulu和蜗牛:移动书店店主---“我们希望让书籍出现在它原本可能不会出现在的地方。有些幸福感不是用金钱去衡量的,可能一种分享就会带来一种幸福感。其实我们是用一种分享的方式,让更多人体会到这种美好。”
二手书在藏书人、书贩、旧书店之间的漂泊,牵扯出一段段妙不可言的缘分,也由此形成了独有的生态系统,而有的人尝试让书籍突破固有的循环开始更为奇妙的旅程。
从租书、图书漂流到快闪移动书店,蜗牛和lulu一直尝试以各种好玩有趣的方式勾起人们对阅读的兴趣。2018年,喜爱阅读和旅行的他们决定启动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载一车精心挑选的书,与心爱的人一起开一辆书车漫游中国。
蜗牛和lulu的移动书摊从上海出发,经江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北京等地,行程9千多公里,跨越11个省份,出现在咖啡馆前、音乐节上、水果摊间、菜市场里,邂逅了无数的人和故事,也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
“并不是非常多的人越来越不爱阅读了,其实很多是有阅读的诉求的,只是可能没有遇到把他阅读欲望勾起来的一个契机点。当你阅读足够便捷的时候,他就会过来看看书、选选书”。“书就希望它被看”。
“我觉得书籍是让人与人发生链接的一个很好的媒介。不同的地方摆书摊的时候也会邂逅不同的有趣的人和书友”。“之前在都江堰摆摊,就摆在水果摊中间。隔壁的摊主,一个大叔就过来看书。他觉得看到卖书的蛮不容易的,然后说‘蛮想买你们一本书的,就是我们平常不太看书,不太了解书,想给女儿买一本书’。后来他买了一本我给他推荐的《小王子》。我想象中,他女儿肯定很诧异,很吃惊,她爸爸竟然送了她一本书。我觉得收到爸爸送的书,应该会成为她人生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时刻。”
“如今愿意开实体书店的人都是英雄,以流动书摊传播阅读种子的人更是浪漫英雄”。
“我们希望让书籍出现在它原本可能不会出现在的地方。有些幸福感不是用金钱去衡量的,可能一种分享就会带来一种幸福感。其实我们是用一种分享的方式,让更多人体会到这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