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英是认识四十多年的老朋友了。以往,我每年春节都要去他家拜访的。近几年,因为我搬到邯郸去住,见面就少了。今年有事来到北京,听说他和老伴将房子卖了,搬到一个高档养老院了。我和老伴当然要去拜访的。纳兰园养老院位于海淀区风景秀丽的上庄水库湖畔,原是清代著名文人纳兰性德家族的庄园。
来到古朴典雅的养老院,拐了几道弯,走进张英夫妇的卧室。房间不算大,但足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几年未见,岁月的留痕更加显著。毕竟我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了。
我们互相问好,谈起了近况和往事。他送我一本 “张英文学朋友备忘录” 。书中有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和众多报刊编辑老师的通信复印件以及他当时的一些记述和感悟。那是他走上文学之路的宝贵的文档。
1958年,他中学毕业,考入山海关铁路第一技工学校,后又被保送到北京电气化铁道学院。但没多久,学院被精简下马,他被分配到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第八研究室从事设备维修及热压膜工作。
他自幼爱好文学,业余时间苦读诗书。学生时代即有文章见诸报端。参加工作后,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拿起笔杆从事文学创作。创作是一项匠心独运的手艺活,是一个需要精心构思、雕塑、修饰、完善的细活、苦活、累活。没有“自讨苦吃”的决心和执着,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常年的笔耕使他的手指磨出一个很大的鼓包。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艰辛付出,给他带来了一连串的丰硕成果。一百多篇小说、散文陆续发表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文艺、东方少年、长安文学创作和浙江、南京、贵州、内蒙古等全国十多家报刊上。并多次获得首届老舍散文大奖赛优秀奖等奖项。我院的环航报(航材院通讯的前身)也登过他数十篇采访先进人物的通讯报道和小说、散文等。小说“邻居” 被翻译成日文(题目改为“奖金”)在国外发表,又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文学上的成就使他进入北京作家协会,成为我院唯一的一位作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受院里的委托,连人带设备去支援一个北京的包装材料厂。他勇敢地挑起了经理兼工程师的重担。从管理、技术、销售,耗尽心血。PVC热收缩薄膜产品以其上乘的质量、良好的信誉热销全国市场。给这个气息奄奄的小厂注入了新的活力,生产面目焕然一新。全厂职工和上级领导都非常感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给他们送来了一位好带路人。他还带着自己撰写的经验交流材料到海南参加全国专业会议,并获好评。
多年的健康透支,使他得了高血压、糖尿病。本世纪初,一场大病——心梗又向他袭来,他装上支架,并有了后遗症。出院后,医生让他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养身为主。为了健康,他放下了冥思苦想、伤神费脑的创作活动,练起了相对轻松的书画,并颇有成绩。有次我到他家拜访,只见客厅、卧室都挂满了他的书画作品。好像到了一个书画展厅似的。
我认识张英,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河南调来北京后,常在环航报上看到他采访、报道我院先进人物的文章。但只知其人不知其面。第一次见到他是1988年,神剑协会举行改革开放十周年征文比赛活动,我带着自己写的一篇“太阳颂”,在八室的一个工作间交到了担任评委的张英手里。他的朴实、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钦佩于他在文学方面和后来下海所取得的不凡业绩,1994年,我采访了他,并在环航报上发表了《两个文明显身手——“环航报”老通讯员张英侧记》一文。简述了他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所做的贡献。2003年,我将自己的文章集汇——《心灵之声》赠送与他,请他雅正。他看后,以诗的形式写成读后感,用宣纸写了裱成条幅赠我。上面写道:“文思泉涌多佳作,情真意切赞贤妻;宽厚平和家风好,温暖他人及时雨。” 对这一颇有含金量的珍贵礼品,我挂在卧室,甚为得意。2010年,他将《张英文学作品选集》上、下两册赠我,让我能较为全面地学习、阅读他的作品。同时,我也将我写的院士传记《多彩的人生》送他。2013年,我又将《心灵之声(续集1)》送他指正。
文如其人。透过他那一篇篇蕴含着扬善抑恶价值取向的文章,我窥见了他朴实正直的思想情操。随着他那娓娓而谈的笔触进入到引人入胜的小说场景中,我常常会从心底赞赏于主人公对祖国的忠贞,愤怒于不正之风的顽劣,给予了我无可抗拒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由于我们在心灵上的共振,我和他便成了有着共同情趣爱好、有着共同价值观的文友。我们不时互相拜访,说古论今,畅谈心声。当谈到自己的一生时,他颇有感慨地说,我一个穷苦农民的子弟,先天不足,没能受过高等教育。但靠着党的培养和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对国家对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可说是没有什么遗憾了。退休后,享受着国家的退休金,我和老伴畅游了国内外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我们衣食无忧,生活有趣,我已经很满足了。记得我院曹春晓院士在谈到人生时,有一段很有意味的表述。他按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把人分类:第一类,贡献和索取基本平衡;第二类,索取大于贡献,逆差;第三类,贡献大于索取,顺差。他说:顺差愈大,人生价值也就愈高。按照曹院士的评判标准,张英当然是属于贡献大于索取的一类。从创造物质财富方面来说,他已经有很大的顺差。再加上那些默移潜化、影响了无数读者、观众的无可估量其价值的精神财富,顺差当会是翻番了吧。
谈到养老院的生活,他很满意。一日三餐,不用操心,换着花样,十分可口。医护人员,亲如家人,随叫随到。养老院内环境优雅,一出大门 ,就是水库,视野开阔,好多人在那里钓鱼呢。“在这样的地方养老,我们满足了!”
我们期望,张英宝刀不老,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继续挑起灵魂工程师的重担,展示固有才艺,烹调出精神大餐的美味佳肴,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