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蒹葭(jiānjiā)苍茫,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己,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译文:
芦苇茂又长,白露初为霜。
我有心上人,在那水一方。
逆流追随之,道阻且漫长。
顺流寻觅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多凄迷,白露尚未晞。
我那心上人,从容在岸湄。
溯洄如心曲,道险且崎岖。
溯游长漫漫,宛在水中坻。
蒹葭密且盛,白露已深秋。
念那心上人,犹在水之涘。
溯洄去寻她,道阻且弯曲。
顺流去迎她,宛在水中沚。
引语:
《诗经》中最唯美、最得诗之风致的,就是这首《秦风·蒹葭》,恐怕人人都爱这首诗吧。
全诗每章的第一句都在写秋天的凄苦。而这里面有两个意象:一是蒹葭,从“苍茫”到“凄凄”,再到“采采”,心境渐渐苍凉;另一个是白露,“白露为霜”让我们的思绪凝结在秋天的肃杀中,而“白露未晞”“白露未己”,又把我们带入秋天的晶莹中——从来都是,悲秋比伤春,更得诗情画意。此诗每一章的第二句,其中的伊人是谁并不中澳,重要的在水一边。湄,指在水德那一岸;涘,依旧是指在水的那一边。所谓伊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别的。但一定是美好的,一定是永远不能得到的。伊人的美,是因为距离的遥远产生的。于是,便引发了追寻。每一章的第三句都是在写我们追寻的心。溯洄,是逆流而上。逆流而上的路啊,必须“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河水又长、又高陡、又迂回这些都是在写求之难啊。我们艰难地在生命之河中逆流而上,可我们的勇敢和努力都被那河水的漫长。无情和迂回给消磨了……《秦风·蒹葭》把这种苦写的最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看见了,却摸不着。一切看得见却得不到的,都如同精灵。其实,能看见,不就已经很好了吗?这世界的美,能透过你的双眸映射到你的心里,南大欧还不够吗?于是,《秦风·蒹葭》三章的结句,让震撼在一种高潮中噶然平复了……“溯游从之”是指在艰难地逆流从之后,我们再次顺流从之,这表明我们不再抵抗命运之流,我们开始顺着河水的流向寻寻觅觅,但我们被一个可怕的现实震惊了——伊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三个“宛”字真是妙啊,一次次地让我们追寻的心崩溃。顺流的河水也许太快了,我们依旧“求不得”,伊人仿佛离我们近了些,从那一边到了水中央,但我们却又被无情地水流带到了更远的地方……宛,即“仿佛”意这首诗的所有高妙都集聚在这个“宛”字上了,一切最好的“仿佛”的存在,过于真是的话,往往会抹杀我们内心的迷离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