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在社交网络上看到大咖们写的干货帖,听到网民们 “求干货” 的呼声。干货本来是帮助有需要的人解决问题的经验分享,但因其抓住了大环境下人们的某些心理特征,时不时地便能得到 10000 + 的阅读量,而暴露出了商机,逐渐演化为一种营销手段。在浮夸得胜的氛围下,本以内容为胜的干货却不得不走向了哗众取宠的道路。从题目上便可略见一斑:
“ 我是如何从作文不及格,到写出一本书 ”
“ 教你用 1 个月,完成从 XX 小白到大神的转变 ”
这类题目逐渐成为固定公式,单是题目本身,就能成功地勾起许多人潜意识里蠢蠢欲动的 “变好的愿望”。即使内容干瘪、千篇一律,也能吸引到不少 “万事俱备”、只欠鸡血的少男少女们伸出芊芊细指,在手机屏幕上一戳。
除此之外,相似的书籍也卖得风生水起,包括成功学、励志故事,已经熬出来的大咖们乐不思蜀地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告诉小白们他们是如何在泥潭里反复挣扎,憋着气吃掉了多少吨泥浆,才终于露出头来,成功地爬上岸。
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咖梦,我也不例外。看到干货文章时,我也会忍不住点开,遇到励志书籍时,我也会忍不住买一本,尤其是干劲不足的时候,读读别人怎么砥砺自我、对抗惰性的故事就能振奋不少,以一种 “都是平凡人,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 的心态鸡血迸射好一阵子。
但是短时间内鸡血迸射产生的超强行动力,往往意味着未经理性思考的盲目效仿。在这类文字的刺激下,我们反观自我,突然发现一文不值,于是痛下决心,立志改变。在大脑的冲动刺激下,往往容易省略理性思考的环节,跳过深入思考作者磨炼技能的漫长路程,直接按照列出的 1、2、3 步骤照猫画虎地行动起来,以为只要依循步骤,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咖。一段时间后却发现效果甚微,于是热情消退,直到看到另外一篇,开始效仿另外一个。到最后,脑中只剩下一粒粒经验残渣,而真正能够成为大神的技能,却始终未获。
所以干货之 “用” ,需要进行理性认知
首先从内容上看,并非所有的干货都是真材实货,很多干货都 “骨” 同 “肉” 异,将其删繁就简,再剖析背后的理念,会发现极其相似的思维模式,即“骨”,而其余的都不过是 “骨” 的延伸。于是读了一篇又一篇,最终发现,很多都是同一篇的复制品。
比如,我读过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书和文章,其中确有可用之物,但没必要篇篇都读,大部分文章写来写去,都只是几种方法的反复运用,如 :
1. 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
2. 早睡早起保持充沛精力、提高单位效率
3. 将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合理规划
4. 做计划(小时计划、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5. 劳逸结合,奖励机制
6. 坚持坚持再坚持......
将上述方法删繁就简,可以再次整理为:
1. 清楚要做的事情及完成步骤
2. 合理规划
3. 减少浪费
4. 坚持
这样看来,与其一篇篇地读,不如只读一篇,将其方法深入思考,剖析其中的规律性,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规划来。并灵活运用,引申到其他技能的培养上。
其实很多技能类的干货都换汤不换药,捏着同样的规律反复运用。比如【如何在工作之余写出一本书来】,抛开无法被传授的写作能力,单从行动上来讲,依然可以以上述 4 条为摹本进行延伸:
1. 清楚写作内容和写作步骤,规划进度
2. 合理利用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上下班路上,早起或晚睡,用力挤时间)
3. 减少浪费(少玩手机,少逛街,少发呆,提高效率)
4. 坚持坚持再坚持
再填充一些相关的故事情节,便成就了一篇准干货。
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干货文章,都只是相似的 “骨” 坠上 “肉” 。可人们大多只看到 “肉” ,而没有剃 “肉”去发现 “骨” 。因此,鲜有几篇骨骼清奇的干货,也难以辨认。
其次,干货或类似的东西,刺激的不仅仅是我们想要变好的愿望,还有大环境影响下人性里懒惰、求捷径、爱慕虚荣、盲目跟风的成分。
我有一个在健身方面颇有成就的朋友,某次我请她当嘉宾做健身分享会。在宣传期为了吸引更多听众,我们用的噱头是 “ 1 个月腰围减少 6cm ,2 个月练出马甲线 ”。这个噱头瞬间吸引了大批听众,当然这是真的,但前提是,她本不胖,且属于容易练出肌肉的体质,再加上自制力强,便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而普通人的身体基础可能远远不如她,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合理分析自身情况,作出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可是人们在噱头的刺激下,产生了 1 个月便能达到成果的“美好”愿景 。于是,尽管在分享中她已经强调了要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仍不乏有人一味地问 “你是怎么练的,告诉我方法” 。
中国素有实用主义的风气,轻研究,重功用。延伸至今,对 “用” 的嗜好则从侧面反映出懒惰、求捷径的心理。我们不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而是直接抓住一个方法机械地使用,哪怕在此耗费大量心血,也不愿意从根源处入手,思考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来。
此外,在新媒体的大面积入侵下, “他人” 们成为一件件精良的展品,被贴上标签,送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自愿或被迫地观看,观看后不自觉地反观自身身份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
“我为什么没有像他一样呢,是哪里出了问题 ?”
“他是怎么做的?我想学习一下 ”
“我要重新行动,变成一个像他一样 牛X 的人 ”
“他人” 之所以能成为一剂鸡血,往往由于他们身上附着的标签提醒了观看者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在刺激行动力的同时,由于标签格外耀眼,也刺激到了观看者的虚荣心。尤其当 “他人” 与我们年龄相差无几时,更加深了刺激程度。这无可厚非,但却要谨慎分析。
我有一个朋友兴趣广泛,热衷尝试,也止于尝试。买了相机立志学摄影,1 年又 1 年,却终将相机用成了傻瓜机 ;开了公众平台写文章,发现粉丝始终寥寥,便热情殆尽 ;报了 1 个又 1 个课程精进自我,却无法合理安排,直到精疲力尽、一无所获。某次他终于向我坦白,之所以尝试这么多,不是因为有多喜欢,只是因为看到了同龄的很多牛 X 的人, 觉得不甘心,也想变成那个样子 。
合理的虚荣心也许能迸发能量,但稍微不当,便只停留在盲目跟风的浅层。目前有一类微博红人,他们早起晨读、傍晚夜跑,写作、手帐、外语、旅行等一切可以和 “美好” 挂得上钩的行为都有所涉猎,惹得人羡慕不已。可他们之所以能悠然游走于生活的各个层面,首先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兴趣,愿意牺牲逛街、刷手机等时间来自我提升。其次,他们合理自我规划,并付出大量的精力维持、深入。而很多人并没有强烈的兴趣,也没有持之以恒的能力,只是看上了标签,一旦其行动中出现了插曲、打乱了节奏,便很难再继续维持。所以到了最后,他们看似做了很多事,却没有一项做出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我以为,干货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首先看清干货表面的营销炒作,识别其背后的理念,再决定如何利用
其次要自我识别,看清这一剂鸡血究竟打在了 变好心还是虚荣心上,是要针对问题而打,还是针对盲目
并将真材实料的干货善用在下列两种情况中:
1. 已经在某件领域上有所行动、有所研究,此时遇到了问题,寻求干货的指点
2. 对某领域有兴趣,想要尝试但不知是否适合,此时将干货作为进入的捷径,快速验证适合程度,若适合,再合理调整、善于坚持
所以请理性对待干货,不要始终在咀嚼经验的残渣,嚼尽了漫长岁月,却终究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