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说:一辈子做家长,一辈子学做家长。于漪老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学生共成长。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家长也要跟上时代步伐、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优秀家长的标准有千万条。我只以“四不能”与家长共勉!
一是格局不能小。所谓格局,并非指词典里的解释,而是指家长应该有的观念、智慧与修养。具体而言,可以指生命观、人生观、家庭观和子女观。
正确的生命观应该是生命是一个随着不居的岁月不断生长的过程。只有认识到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才会纵浪大化,不喜不惧,随时光生长。
豁达的生命观给予人正确的人生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用蓬勃的生命进行无止的劳动创造。生命最无趣的时候不是像西西弗斯一样日复一日地推巨石上山,而是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事情都不用做的无所事事。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劳作,学会学习与生活。也只有这样,人人成长,人人劳作的家庭才是和谐、温馨与幸福的。
正确的家庭观不是我从家庭里获取了多少,而是为家庭做了多少贡献。当为家庭做出的贡献值比上索取值的数值大于一的时候,我们在这个家庭中才是成功者。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为家庭做出贡献。这份贡献首先是优秀的学业。
除此之外,还要有合理的子女观。子女不只应传宗接代、养老送终,还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他们终究需要慢慢长大,慢慢成才,慢慢飞出父母的巢穴,慢慢脱离父母的视线,最终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李嘉诚不直接给孩子财产,而让孩子自己创业,大概就是这个道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是控制、引导、扶助、辅助和互帮互助的过程。正确的做法是在合适的阶段采取合适的方法。相互走近,相互远离,家长不必为此心急。
二是理念不能旧。家长制、一言堂、棍棒底下出孝子早就过时了。新的教育理念是平等、唤醒、对话与共成长。
多年父子成兄弟。这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好注解。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才不会出现家长制和一言堂,才会有换位思考,才会有唤醒、对话与共成长。
真正的教育是觉醒的教育。教育者用智慧、学识和修养唤醒被教育者的心智和灵魂。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灵魂不醒,教育者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在此基础上的对话才是真正的交流与沟通。现实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硬。父母的唠叨是孩子最大的烦恼,进而是父母还未开口,孩子的房门和心门都已经紧闭。对话的缺失,造成家庭教育的失败。于是,还需要从头(平等)做起。
共同成长,既是理念,也是目标。孩子从婴儿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家长从婴儿家长到幼儿园孩子家长,从幼儿园孩子家长到学生家长。孩子的角色在变化,家长的身份也在变化。孩子成长为大人,成家立业,娶妻嫁人,家长也跟着成长为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不管身份发生怎样的变化,成长永恒不变。这就是一辈子做家长,一辈子学做家长的道理。
三是方法不能错。我推荐以下方法:大力配合法、读书启智法、模范学习法和寻求外援法。
所谓大力配合就是在教育中,家长永远站在学校一边,站在老师一边。尤其是孩子犯了错误,需要加强教育的时候。如果此时家长站在孩子一边,教育就会失衡,就会因为血浓于水的关系而蒙蔽了智慧的双眼。我的孩子就读于我所在的学校,对于学校和老师,有时会有微词。这个时候,不管什么情况,我先站好位。我要维护好学校和同事们的利益。我会想方设法,察言观色,合理引导。假如我一上来就是一个护犊子的角色,不管情况如何,都会把学校和老师推上批斗台。
读书启智法不需多说。这是学生进步、教师发展和家长成功的必由之路。如今家长的学历越来越高,但教育孩子的能力与学历并不成正比。想要获得成功的教育,还真需要多读点有关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书籍。
模范学习法可以从书中得来。许多家庭教育书就是家庭教育成功经验的分享。《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这些家庭教育经典不也是如此吗?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类的现代书籍更是典范。当然,生活中要学习的家庭教育的楷模更多。不要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孩子也在羡慕别人家的父母。家长教育孩子看看人家谁谁的时候,自己也要虚心向模范家长学习。
最后一招是寻求外援。家长做不好的事情,外援能做好。比如体坛里的外籍教练,他们有全新的理念、正确的训练方法;还如外籍球员,他们有高超的技术和超强的能力。在亲戚朋友和老师这个群体里,家长也能请到有力的外援。让孩子信服的人做孩子学习的指导和思想的引导,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意志不能弱。从有孩子那一天起,家长这个身份就不离不弃。这是一场一辈子的马拉松,不允许中途放弃。时不时地自我鼓励,时不时地心理暗示,总会在最困难的时候咬牙坚持下去!
最后,继续温习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不知道我的灵魂能否唤起渴望取得家庭教育成功的优秀家长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