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关注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一些情感类的文章,诸如有人是吸引渣男的体质,遇见的每任男朋友都是渣男之类的。当然,还有什么遇见的每个女朋友都比较浪……
我一直想,怎么会有人这么衰?
所以我偶尔会开始思考,一个人,每个行为,每句话之后的走向,后来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就是:
别人怎么对自己,也许是你自己培养出来的结果。
在我自己身上,也能够找到蛛丝马迹。
拿最近的例子来说:
我有个朋友有点小感冒,出于关心,我去买了一点药。
朋友有点不太好意思,就说:其实你只要说一句“祝你早日康复。”就好了。
你确定?
嗯,下次我嘴上说说就够了,不必有所行动。
所以到下次,我也许会只是嘴上表示一下关切。如果这个时候,朋友恰好其实需要一个人帮忙买药,又会觉得我太冷漠。
值得肯定的行为,我们应该给予正面回应。相反自己觉得不舒服的时候,也应该大胆表达出来。
还有人说我脾气太好,太好打交道。这样让我觉得,下次我遇见类似的事情,其实可以强硬一点。
有一些人不太爱回复信息,所以每次不回复信息我就会一个电话打过去。可能以后干脆就不用信息了,直接打电话。前后因果,当别人不合时宜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你也不能完全怪人家。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你有个妞差最后一步就要泡到手了,结果现在来了个电话,是不是很扫兴?但如果这个电话其实是可以避免的,追溯到从前很远,如果你有回复别人信息的习惯,别人就不会再打电话过来向你确认了。
所以,你周围的人怎么对你,都是自己定制出来的。
再比如,最近还有一位非常有意思的朋友,每次总是带一些小零食分享,以至于现在我一看到零食就能联想到这个人,当然,想吃零食的时候也会想到这个人。
这也多多少少成了这个人的一个小标签。
当他持续重复的某种行为的时候,这种行为或许会成为他的专属标签。这个标签,也许最开始是某一个个体认定的,不过长此以往,说不定认同这个标签的人会越来越多,说不定,就会成为“喜欢分享零食的”某某某。
到这个阶段,还不会有什么不愉快。
但也许会步入下个阶段:某一天,他不再分享零食的时候,有人或许还会产生负面情绪:你不是常有零食分给我们吃的么!怎么没有了呢?!但其实这个行为最开始本不是他的义务,只因为他周围的人都养成了这种习惯。
人的大脑都是非常懒惰的,一旦形成了固定的相处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被改变。
以前我总是会抱怨朋友们不主动跟我联系,直到有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说:“反正你隔一段时间会主动跟我联系啊,所以不用我主动啊!”我觉得有点不爽之余,也接受了这个设定。
是的,因为我总是主动联系朋友,所以朋友觉得我没事就会跟他们联系的,也就很少主动联系我。
新朋友就不会这样,因为新朋友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相处的模式。
所以既然是我自己选择了主动,那么就不应该抱怨被动的人不主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培养出来的。
很多人也许觉得性格好就是凡事多顺着别人,可是如果你长期忽略自己的感受,会形成一种费力不讨好的状态。
因为你长期的顺从,别人会觉得你本该如此,你的付出,将变得没有价值,所以也许在别人眼中,你也并不是一个性格好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有的人性格还不错,却还是有人说他性格不好。
承认吧,其实每个人都性格不好。因为人总有性格不好的时候,只是,为什么性格不好的那一面总是会对你展现?
大约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平时唯唯诺诺的老好人,突然有一天就爆发了。平时大家都觉得他人挺好、挺随和,但不知道为什么就因为一件小事爆发了,完全不像他以往的反应。
这种情况太正常了,因为爆发的那个人,已经忍很久了。
我们不能把别人的随和当成是理所当然。说得难听点,不能因为别人好打交道,就开始在人家头上拉屎拉尿。
还有一点同样重要,我们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的随和是理所当然,所以他们可以任意放肆。
有时候或许我们不能怪别人得寸进尺,可能只是因为自己一开始把自己的底线放得太低。
人有自私的本能,凡事指望别人理解你,尊重你,而不是自己改变,就真的活该成为受气包。
当然,有人是真的可以做到不在意,我们暂且不讨论这样的情况。
习惯习惯,都是给惯的。
我们周围的人,折射着我们的相处逻辑。或许有时候我们也应该停下来想想,我希望别人怎么样对自己。
就比如,你想获得尊重和关爱,姿态就不应该放太低,太低让人轻贱;你必须有态度,才能获得尊重。你必须有点脾气,才能赢得话语权。
就比如,有人对你很好,而你也很享受这种好,就应该多去鼓励这种行为,而不是得寸进尺,因为也许Ta忍你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