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当我们站在问题或困难抉择路口的时候,我们总是对面对多条选择无所适从,根本无从谈起该如何抉择,眼前就好似烟雾笼罩,以为看清楚了可以选择的方向,但仍不敢踏出一步。
抉择的路谁都无法避免,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我们都会怎么思考问题。
当还是我们还处于懵懂阶段的时候,看事物基本都是对半分的,不是好就是坏,不是多就是少;但当我们长大后,随着我们认知的拓展 ,眼前的事物再不仅仅是对半分那么简单,看问题也不再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在我们眼里,此时我们所看到好的、善良的一面,换一个环境来讲有可能你又会认定这个人是十足的坏蛋。
故此,好与坏,善与恶等并不绝对,也没有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你在评估一个人还是用单一视角看问题,那也太单纯了。
批判而又客观的看待一件事情,不让自己的情绪陷入其中,以上帝视角看问题,很多时候会把全局看得更加透彻,做出的决策也会相对客观。而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偏见的时候,我们内心的选择往往是这种偏见的根源所在。
认识我们常犯的思维误区
1.以偏概全 就好比说你处到到一个城市,在经过多次的询问当地人后终于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你会认为这个城市的人是多么友善。这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当在该城市同当地人打交道过程中多次遇到挫折时,往往会特别憎恨这座城市,爱的越深,恨得越剧烈。
2.眼见为实 比如,如果飞机失事,必然会很大程度引起关注,这个时候你多半会认为乘坐飞机是非常危险的工具,但是,你知道吗,论坐飞机与坐汽车的安全性,每公里的死亡率,乘坐飞机要比乘坐汽车安全22倍。但从另一个层面讲,认为飞机比汽车危险往往是因为你恐高,心中的安全感没有接触地面来得更直接。
3.先入为主 也就是说当你第一次遇见一个人的时候,对方的良好表现在你心里留下不错的变现,当某天这个人被报道出某丑闻时,你第一反应就是,惊叹,然后说:不会吧,他是个多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呢?第一印象,会导致你对某些事、某些人的好坏、善恶的判断,脱离现实,甚至不可撼动,往往由你的心里感受所左右。
以上3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产生偏见思维误区的主要原因。
我自身陷入的思维魔咒又在哪里?
我毕业后,家里要求我留在离家近的城市,甚至极力劝阻我去另一个城市生活工作的意愿,理由是工作地点离家里近方便照顾家里;工作在家这边关系都在等等。
但我知道他们的劝说虽然非常有道理但并不是适合我,说实话我是极其厌倦关系这样一个成分存在的,也不是我在吃酸葡萄,依我的性格是不愿意捆绑在某一施压之下,并做出妥协的,况且我知道回去后,后续的违心及烦心事就多如牛毛,离自己的内心也会越来越远。
比如择偶问题,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都不容易,肯定会从中无限干涉或者更是会从多角度层面上为你物色一个他们认为的不错对象,当然他们很有可能是将你当作商品出售,一旦这样的婚姻成立,那么他们圈子当中的利益结合就牢牢的拴在一起,这样的婚姻又有何幸福可言?
又比如工作方面,会从多方面千方百计让你加入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行业,因为这样工作轻松又稳定,退休后又有“低保”吃,可是这样一点也不好玩。
还比如说家里繁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掩饰出来自己的成熟有多不容易,做得好当然不错,做不好对你的诟病就不可避免。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多么不容易,同时很违心的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很累。
我向来不以恶意的心态去揣摩别人,但是这次我就这么做了,而且也不后悔。
别掩饰了,我知道你不想回家工作的深层原因就是怕出去嫖被熟人认出来嘛,不要掩饰啦,在这个色欲横飞的年代,守那点清规戒律没必要,放纵自己嘛,我知道,离家远在周边都是陌生人,就算是买个娃娃,充气的又没人知道,“赌要近赌,嫖要远嫖”嘛。
老妈总说:看吧,叫你在家工作你偏不,家里有什么事都好商量,又方便,多好。
老妈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总是非常苦涩,要知道,要是我想在家里工作那还会违背这么多亲朋的劝阻。对,没错,其实你也可以说我这是绝对的自私,自私的想把自己装进套子中,远离那些是是非非的“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自古来说,忠孝两难全,为了自己的梦,我只能对不起孝了。《穷爸爸富爸爸》书中讲了同样一个小孩拥有一个穷爸爸和一个富爸爸。穷爸爸总是要求孩子走安安稳稳的道路,而富爸爸却要孩子能用商人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我也有一个穷爸爸和一个富爸爸,我的穷爸爸是家里的世俗传统观念,而我的富爸爸是我所接受的这个世界最精英的那拨人给我传送的观念,教我如何看这个复杂的世界,教我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独善其身,把自己当做CEO,在不断奋进的路上为自己打造独一无二的精品。
放弃一件事情并不容易,沉没成本已经在那里,如果不立马决断放弃本身目前所拥有的沉没成本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变得更加无法自拔,但是很多人是知道这样一个道理的,但为何还有人有那么多烦恼,虽然在他们脑袋里早已有了答案。
因为还有一个放不下的关键因素在主导着心中的决策,那又是什么?
试错成本,很多人并不想打这个毫无胜算的仗,也并不想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成,当然不错,败,又是否能承受压力。谁也没有把握说一定会怎么样。
外国也存在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法度以及原则的基础之上,我可以为你提供引荐、也可以为你提供信息等资源,但至于成与不成取决于你个人的能力与运气,除了这些谁也帮不上。
中国人的关系往往并不是一种理智的关系,这种非理智性会造成很多的问题,而我想做的是在相对公平的起点,靠实力说话,虽然这会很难,但这是我认为的心安理得的决斗方式。尤其在边远地区,这样的关系更加是乱上加乱,有关系、有钱办事往往就方便快捷得多,而这样的办事过程中很大可能会处于践踏法制以及原则而致使有能力的人丧失相对公平较量的机会,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也做到。
还是回到那个经久不衰的问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至于什么是好,什么又是坏,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也可以成长 出品
微信号 ykyadolesce
图片来源: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