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他出生于台湾高雄旗山一个普通农家,在十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二。他的祖先来自福建漳州,来到台南旗山定居后世代务农,到他已经是第11代。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孩子多,家里的生活极其困难,在他的记忆中,他们兄弟姐妹从来没有吃过饱饭。父母虽然是平凡的乡下农民,却给他起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名字——林清玄。
01.关于柔软心
14岁之前,林清玄一直在农村生活,童年的生活经历给他留有深刻的印象。依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家的童年生活经验对其一生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因素,林清玄散文似乎较多地关注乡村,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
童年时代,父亲曾告诉他,柔软的土地能长出茁壮的果实。人就跟土地一样,有一颗柔软的心,才能变得强大。林清玄正是用他的柔软心关注着社会人生,关注那些坚强沉默地生活着的小人物,关怀每一缕光,一片天,一棵草,一段情。他说,“以清净心,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他用柔软的心去消解贪欲,不怀丝毫恨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林清玄的散文描写的都是普通人生活中的琐碎之事,他善于在平常事物中挖掘伟大的真情、提炼哲理的诗意,笔触细腻而真实。《木鱼馄饨》中敲木鱼卖馄饨的老人,《佛鼓》中敲鼓的比丘尼,《车到一车柠檬》中卖柠檬的夫妇,《黑暗的剪影》中的剪影者,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他们都拥有乐观美好的心灵,柔软中透着坚韧。
“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他的情感朴实天然,没有丝毫雕饰的成分,甚至在作品中将自己的家乡地图形状比作红心番薯。他擅长展现眼前的事物和景物,三言两语就可以拨动人们的心弦,既超然于世俗,又回归到尘间。
“欲与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众神隐退的时代,林清玄的散文既为人们奉献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点心,又可以引发人们对灵性的思考,让大众找回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
02.关于慈悲
林清玄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从小就有很多美好的梦想。
从8岁开始,他就立志要当一个成功的作家。有一次,父亲问他:“十二,你长大后要干什么?”他回答说:“我长大后要当作家,写文章给别人看。”父亲问:“那作家具体做些什么呢?”他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一些字寄出去,然后等着人家寄钱过来。”父亲听完非常生气,当场甩给他一巴掌,说:“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即使有,也不会轮到你!”
父亲生气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居住的那个地方,几百年来从没有出过什么作家。幸好母亲相信他,告诉他只要努力,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作家。因此他对母亲有强烈的情感。在文章中,他曾写道:“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我们家兄弟姐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
因此可以说,是朴实的家庭,给了林清玄平易近人的写作风格;是母亲,给了他慈悲的力量。
“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林清玄散文中的豁达和柔软,都来自于心中的慈悲。
林清玄曾这样解释过慈悲的含义:“应该拿而不拿就是慈悲;应该贪时而不贪,这是慈悲;应该生气时不生气,就是慈悲;应该骄傲而不骄傲,这是慈悲;应该怀疑而不怀疑,这是慈悲。所以慈悲是消除一切负面情绪所得到的东西。”
作为一名虔诚的佛家弟子,林清玄以慈悲的眼光看待万象众生,用仁爱的双手拂去世间的伤痕,启迪着躁动不安的现代人保持精神世界的澄明。“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03.关于生命
1979年,台湾《爱书人》杂志发起一个讨论:“假如还有三十天可活,你将如何度过?”当时林清玄的回答是:“死亡其实也可以是很美的。如果一个人的消逝反而可以增加美的流传和扩散,在我的天平中,她的美将比死更可贵。”流星于夜空灿烂地一瞬而去,炫目夺魂。
唯有面对死亡,才能充分展示生命脆弱又坚韧的丰富内涵。
林清玄更懂得以自然为切口,探索生命深层的奥妙。特别是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由一朵花的开放上升到对生命的认识,由屋顶的繁杂花样感悟到人生应该是纯净高远天空的境界,给人以恬静宁和的无尽遐思。
可以说,林清玄赋予了自然人的灵魂,在他的笔下,世间万物都跃动着生命的活力。他追求的是赤子般的洁净,内在生命的凝聚和自我的完善。
在林清玄眼里,自然万物都是具有生命和感情的。《光之四书》里,太阳光有可感可触的香气鲜味;《风的文章》里,海浪和人的呼吸共振合拍。还有《发芽的心情》《蟑螂》《布袋莲》等篇章,都是以敏锐的感受力与细致的观察,感叹自然与造物的神奇,进而感慨生命竟如此的壮美神圣。
皈依佛门后,林清玄给生命这个主题带来更为复杂的内涵。在散文中,他创造了鲜活的充满人间气息和爱意的现实世界,追求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寻。他写青萍,写飞鸽的早晨,写清净之莲,写伤心的渡口,他把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提升到了对生命的的盘诘,阐释者宽恕精神。
当下社会,每个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失衡,家庭、事业、财富让人们变得压抑、偏执乃至疯狂。林清玄的散文,是一场宁静的邂逅,让你的心迅速安定下来。他三言两语的点拨,就像一只温柔的手,给你干涸的心灵深处浇灌上滋润的泉水,让你觉得“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重要的是能够反观自我,让智慧之光照进我们的生命。
04.关于顿悟
在一次访谈中,林清玄坦然谈到了自己的一段情。31岁那年,相恋了五年的女友突然提出分手,他感到晴天霹雳一样惶恐。几天后,他的头发和美貌都急得掉光了,整天想着自杀。他来到花莲海边,想象着自己一袭白衣跳入大海融进晚霞,这时,他发现海边最美的景致竟是亭子里一个念佛的和尚。也是在那一刻,他产生了顿悟的心境。
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吾心似秋月》,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顿悟的心境。白云守端禅师与杨岐方会禅师坐禅时,杨岐问起白云茶陵郁和尚大悟时所说的一首偈,白云毕恭毕敬地回答:“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杨岐停了,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白云怔坐许久,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师父为何大笑。杨岐禅师笑到:“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别人笑。”白云豁然开悟。
你看,想要开启智慧,一定要认识自我、回归自我、反观自我。“生活在风涛泪浪里的我们,要做到不畏人言人笑,确是非常不易,那是因为我们在人我对应的生活中寻找依赖,另一方面则又在依赖中寻找自尊。偏偏,依赖于自尊又充满了挣扎与矛盾,使我们不能彻底地有人格的统一。”这就是林清玄送给我们的启迪。
林清玄认为,文学应该是美好而简单的。就像宋代文人画的风格,画兰花只画三根叶子,意境就在这无限的空白中,充满禅境之美。
《光之四书》《佛鼓》《温一壶月光下酒》《黄昏菩提》《金色印象》等作品都是禅境佳作,充满静穆、飘逸、朦胧、幽远、含蓄的美。乡音、月光、大地之声,这些虚幻抽象的元素经过林清玄生动的描摹,宛若一幅幅绝美的画卷,可感可触,带给读者如聆听梵乐般的清新。
这是风的声音、树的声音、草的声音、小溪流山涧的声音、甚至夕阳下山都有着优美的声音。只有那种能抛弃小我烦恼,心灵清澈宁静,进入某种境界的人,才能用心听到大地的声音。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影响,林清玄有意无意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和情境合一的美学意境。他对大自然有着信徒式的虔诚朝圣,对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一云一水,都寄予了关爱。他将自我的存在融化到自然之中,体悟天人相通、景情合一的审美境界。也正是依赖于此,使得林清玄散文洋溢出强烈的乡愁感,和对精神家园的执着寻找和皈依情节。
德国浪漫派美学家诺瓦涅斯说,哲学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精神的家园。林清玄的散文可谓是对这一说法的印证。
《清欢三卷》《人生最美是清欢》《心无挂碍,无忧恐惧》,这些作品中透露着一种灵性,既有情意绵绵的阴柔,又充斥着给人以鞭策反思的阳刚力量。
如今,林清玄驾鹤西去,留下这些静如湖水,软如春风的文字,仿佛在日益喧嚣的社会,给浮躁不安、身心不得安顿的世人奉上一杯龙井,让人耳清目明,拨开迷雾看清纷纷扰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