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让自己践行有读必写的好习惯—No4
同事推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是一本挺薄的小册子,看完后,有点感触,反思了自己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联想到以前看的稻盛和夫的《干法》,这两本书其实都是着重阐述和探讨了何为正确的“劳动观”,所以感觉两本书一起看应该效果更好。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和他孩子在一次关于美西战争的小小辩论后有感而写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在19世纪美西战争爆发前夕,美方急需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然而,此时加西亚正在古巴广阔的丛林里——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藏身地点,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带信给他(当时还无法使用电报)。此时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与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以便双方展开合作。在这个紧急情况下美国军事情报局坚定地推荐了一名年轻中尉--安德鲁•罗文来执行这个重要的任务,他不讲任何条件,孤身一人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就出发了,中间历尽艰险,长途跋涉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丛林和河流,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并成功将熟悉古巴战略部署相关信息人员带到了美国,为美国最终在美西战争中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故事体现罗文高度敬业、服从、正直、忠诚和自我牺牲等重要品质。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折射出很多美好的工作劳动观,如“尽职尽责,坚韧不拔,忠诚敬业,自动自发,勤奋刻苦,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诚实正直,容人之量,勇于追求卓越等”。
1.为什么而工作
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的时间最多,人们在工作中学到的东西也最多。但是,现在许多人却找不出在工作这一尊贵的行为中所包含的目的和意义。看到“尊贵”这个词,自己有点汗颜,需要反思。那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可能大部分人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者认为工作是让自己感受到比较痛苦的行为亦或者一部分人认为是打发时间的方式,在工作中缺乏耐心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时常怀疑手头上的工作是否真有意义或价值,心里上更渴望上司应该给自己分配更重要的工作。其实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以前确实没有深思过,多转换不同的思维思考,结果也不尽然一样,认真工作使我们“糊口”外,还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有满足感,除之以外,稻盛和夫认为工作可以是一种修行,在工作中,可以锻炼人性、提升心志。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所以换个角度,工作可能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时间占比最高的,也是人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我个人建议刚工作或工作没有多久的职场新人,还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而工作,如果这一点想通了,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应该会受用无穷,当然其他人也可以积极地借鉴、参考、实践和改变,何时变好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晚。
2.工作的态度是什么
人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第一种人在工作中,需要外界的刺激,他们有追求,只是有的时候暂时没有找到好的方向和目标,有的时候缺乏一些成事的方法,有的时候需要不断给他精神或物质的鼓励,这类人在通过合适的途径可以再塑造。
第二种人在工作中,可能是那种无欲无求,时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你问他这一点你怎么看、你怎么想,他更多的时候可能是随波逐流,很少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考。这类人很难再塑造。
第三种人在工作中,更多的是自动自发,他们不需要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做,而更多的是在别人吩咐之前就主动自发去做了,他们积极热爱自己的工作,事业。什么事情都应该自己主动争取,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能保证你成功,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阻挠你成功,也只有你自己。应该大部分公司都喜欢这类人,都想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对待工作能自动自发的人,在不同岗位的他们往往就是可以“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3.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稻盛和夫认为工作中需要时刻“有意注意”,需要追求“完美”而不是“最佳”,在“把信送给加西亚”中,作者来回强调工作应该追求卓越,在我公司的价值观中,工作需要极致。可能出色的工作真的来自追求卓越、完美主义及极致的工作标准。在工作中,为了防患于未然,自始至终,可能要求每个人的神经都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到事情的方方面面。感觉这很苛刻,也很困难,但如果你想在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同时也想走的远,受到重用,可能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吧。如果想让自己在工作中更优秀,是否可以时常反问自己:“工作中我确实全力以赴了吗,我是否做的够极致吗?”。
有的时候我们只要改变“工作的心态”,我们周围的世界可能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真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改变,应该从心开始,争取让自己成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