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问题,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最近有一个孩子,我只给他上过两次课,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上课,其他孩子都很认真地跟我一起学习,只有他格外的跳脱,怎么个跳脱法呢?
比如说:我出示了一个新事物,问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孩子们有些回答知道,有些回答不知道,只有他大声的嚷‘我才不想知道呢!我才不屑和你们一起学呢!’引的其他孩子纷纷回头看他,看样子还挺得意洋洋的,这样的列子实在太多。
他的口头禅是:“你别管我,我才不要和你们一起玩呢!”确实挺让人头疼。他也会做出一些影响其他小朋友的事情,比如说把桌子都挤到一起,不给别的小朋友坐,别的小朋友抗议说:“你快走开,你弄痛我了。”他手上力气不松,嘴上喊着:“我就不松,谁要和你们这些笨蛋一起玩。”
他似乎天生逆骨,一张口就能引起其他小朋友和他吵起来或者打起来,上课时也喜欢随意走动,小朋友们都对他表示了不满。
开始我以为他是对我的课不满,或者是不喜欢我,所以故意捣乱,后来才我从别的孩子口中得知,原来不论什么课他都这这样子。
从上课中我观察到,他很执拗,不合群,容易被激怒,而且没有安全感。
当别的孩子对他说,“你真讨厌,我们都不喜欢你。”他会说,“谁要你们喜欢,我也讨厌你们,谁要和你们待在一起。”
这个孩子的种种现象,表现出了典型的抗型人格:焦虑、反叛、不合群、冷漠、狂躁、无法遵从集体生活规则,缺乏安全感。
后来我得知,孩子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很小他就被送到寄宿学校,父母陪伴他的时间非常少。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哈洛著名的心理实验——猕猴实验。
哈洛把刚出生的小猕猴从妈妈身边强行分开带到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为小猴准备了两只代理母猴:一只有铁丝缠绕而成,胸前挂着奶瓶,食物取之不竭;另一只是布做的母猴,什么都没有,乳房里吸不到奶,但笑容可掬。
按照“有奶就是娘”推测,估计小猴会亲近铁丝母猴,可事实不是如此,小猴不到饿的迫不得已都不离开绒布妈妈,一吃完奶就赶紧找绒布妈妈。小猕猴与母猴之间肢体的接触凌驾于吃奶的身理需求之上——只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他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绒妈妈身上。
后来,实验中这些猕猴成年后回到猴群中,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种心理问题,发情了也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让其人工受孕生下孩子后,或残忍地虐待孩子、或直接咬死。
哈洛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制作了一个可以动的代理母猴。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或许哈洛的实验有点过于残忍,实验中呈现的景象令人心寒惊恐,却凸显出亲密情感对于生命的重要,我们的需求远不止饥饿,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成分!
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爸爸去北京打工,印象中每年只有暑假和寒假妈妈才会带着我去北京找爸爸,所以小时候我对爸爸的印象也不是特别深刻。
都说女儿和爸爸亲,但是放在我这却不那么一回事,我和妈妈更亲,有事情了第一个想到的是妈妈,有什么悄悄话我也只和妈妈说。
在印象中我没有向爸爸撒过娇,连向爸爸开口提出要求,我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很为难。
长这么大,我给爸爸打的电话屈指可数,而爸爸似乎也没怎么给我打过电话。
只有在高考前,班主任打电话给我妈,说我成绩堪忧,之后我每天都能收到一个来自爸爸的电话,拐弯抹角的问我最近学了什么,要考试了有没有好好学习之类的。
这种带着目的的试探性的电话,真的很难让我提起好感 。
心理学中依恋理论是这样说的:
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这种“内部工作模式”在孩子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物质和金钱,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