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一屋
前言
天气越来越阴冷,昨天更是下起了雨。
因为忘了带伞,我只能站在教学楼门前屋檐下避雨,看着外面细雨绵绵随着寒风肆意飘洒,心里不断地泛起寒意。悄悄打量着周边,有些人来时似乎没拿伞,走时似乎“变”出了一把,只留下丢伞的主人着急得直跺脚。
我看了看表,决意不等下去,于是准备张口借伞。这时,一个素未相识的女孩打了个招呼,主动问我需不需要帮忙。
于是,我望向眼前这个陌生的女子,道了声谢并接过好大一把伞来,指了指远处那个跺脚的哥们儿, 笑了笑,“伞好大,把他也捎上吧。”
她怔了一怔,哑然失笑,然后点头。
于是,我们一行三人只走进这风雨中去。
有意思的是,当撑起雨伞时,我忽然解开了“书”与“输”的谜题。
(1)书与“输”
高中毕业以后,一屋才算是专门读书。前前后后大约有十年,故而我也可以叫书十年。但这种叫法却又不好听,是读书的“书”,还是输赢的“输”。读了十年书,是得了十年书,还是输了十年?乍一听,有点咬文嚼字,让人生惑,可是,想一想身边的人和事,就恍然大悟了。
有不少人觉得,书其实不必多读。在很多读书人身边,都有不少人不读书吧?不读书的人也有钱赚得不错的吧?他们或许会羡慕你可以读书,但往往是假羡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读书的成本并不高,一小段时光,甚至是碎片时间都能拿来读书。坐在飞机上,火车上,睡觉前,再忙的人只要志在读书,都可以去读。这些朋友们,大多是因为在书中找不到乐趣的,所以,不以此为好。
另一方面,这些朋友也不需要去读太多的书,因为与饭碗无关,甚至还会端不好饭碗。有许多生意是不需要读书人去做的,矫情的读书人去做这些生意也做不好。不爱读书的朋友们其实发展都还不错,他们比起我来凡事早了十年。我读了十年书,别人赚了十年钱,早买了房安了家生了娃。这十年的书能换得到十年前的房价吗?亦或是,可换十年前的学费吗?读书人就不行了,要你谈生意非要拽个文,那怎么行呢?要你拍两个马屁,还脸红脖子粗的说不出口,实在不堪大用。所以啊,书不在多,够用就好。什么叫够用呢?就是饭越吃越饱,越吃越好;房越住越大,越换越多。不爱读书的朋友们被那些不接地气的读书人给吓住了,不但不再想读书,还直呼读书无用啊!
这两年,读书人的形象越来越糟糕了。你看看,有些大学教授作出了多少令人不齿的事情?学术圈的脏乱差和娱乐圈快有一比了。当然,当官的和做买卖的大老板对这些现象早习以为常了。百姓们不能接受的最后一个阵地也就只剩下学术界了。这些年的新闻,算是毁了百姓们的念想了。看来啊,这读书不仅无用,反而还害人!
你说说,读了书不但饭吃不饱,道德还沦丧了,我是不是输了十年啊?这个问题折腾的我一宿一宿睡不着觉,恨不得飞回十年前买了房娶了媳妇生了娃。如果不是昨天在学校的经历,我也没有悟到有意思的道理。
(2)规矩与借伞人
读书人的规矩太多。我有一个师兄S,对“规矩”二字极其敏感。他常常用自己设置的一套规则来约束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然后按照关系的亲疏远近、上下尊卑来规范。规范什么呢?规范其他人怎么对他,还有他怎么对待其他人。
S师兄的规矩论用到了事业上。他可不像外人所认为的那种“书呆子”。事实上,S师兄精于盘算,通晓人情,该屈的地方屈着,该伸的地方也不客气地伸。到现在为止,他在科研上从来没有偷奸耍滑、投机取巧,但该表示的心意和该说的话从来没有落下。在真正的边界前面,他知道不该做什么。所以,S师兄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他的规矩有时候不太公平,但会要求与他有关系的人遵守那些“行为准则”。小Y是他的学弟,但非同门。两人虽然有些交往,也曾在同一个兴趣组里共事,但无论如何S都是Y的学长,所以他要有学长的做派。他可以教导小Y要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要想XX学习。他可以直言小Z不如XXX,但是小Y如果要辩解或者不认真对待他的评价,S师兄就非常不开心。他还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或者其他两人相交的平台上揶揄小Y,但反过来可不行。后来,长在新时期小Y实在受不了这种“等级森严”的对待,只好逐渐疏远了八竿子打不着的S师兄。
S师兄倒也觉得无所谓,至于他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清楚——但无非还是规矩二字。当然,规矩不是什么坏东西。有一点等级意识,也不一定会坏什么事。但过于严格遵守自己的规矩,不考虑现实状况就容易碰壁了。
S师兄年龄不小,事业有成,但是还没有成家。他不是不着急,而是对于另一半的要求很高——精神上要能和他琴瑟和鸣,物质上要像他一样有房有车。至于长相嘛,虽然不用长得沉鱼落月俄,但能入得了他法眼的人还真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S师兄在学校里面努力拼搏,也混得风生水起,但就是找不到满足他条件的红颜知己。
你看吧,规矩的好处坏处在读书人身上体现得多明显啊。他们自己给自己划了一个圈,守规矩的人可以呆在里面,不守规矩的人——哪怕你真心对待,或者有权有势,我都表示不欢迎。读书人有的时候就像一个倔驴。他认定了的事情,死了也要往那边去。如果在人情世故上,读书人所认定的死理儿比较接地气,那他还会活的自在些,就像S师兄做事业一样。假若这个读书人认的理儿实在太不实际了,那他也会疲惫些,就像S师兄找红颜一样。
说到底吧,读书人自尊心太强,所以规矩太多。如果没有人符合他设定的规则,他更宁愿做一个精神上的独行者,绝对不会在下雨天主动去借一把伞的。除非,那个撑伞的人他看得顺眼,聊得顺心。
这就导致了很多读书人在阅读了“伟光正”的作品以后,太过于理想化了,忘了社会本来的残酷。在需要低头借伞的时候,仍然抬着高傲的头颅不肯就范。所以啊,雨下起来不浇透你又浇透谁呢?读书人啊,还应该看看历史。每一处历史的细节里面,都透露着阴谋阳谋的味道,哪里又是一腔热血就能打下江山的呢?
除去那些被“伟光正”迷惑的读书人,还真的有些读书人却还是坚持原有的理想。即便现实的风雨打湿全身,他/她也要执着地走下去。猛然一想,这些不愿借伞的读书人,竟有点像那个困于陈蔡的孔子值得称赞。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大勇大智之人不能做到啊。不过这样子的读书人,立志做一个君子的目标已经相当远大了,毕竟这个时代不太推崇君子一词了。要成为君子已然不易,他们哪里还能成为今人眼中的“人上人”呢?
这究竟算是输了,还是没输?
(3)失德与撑伞人
我常常会说,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知识学到了可道德却丢掉了。修身之路漫漫,可太多“读书人”都只看着自己那碗饭,不注重自己的吃相。
这个时候,导师会回应我,道德丢了这是肯定的,可知识未必就一定是到家了。
有句俗语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读书多是负心人。
近来,学术圈里又爆出了一些丑闻,如北航陈小武被多名女学生联名举报性侵。有没有人会忽然觉得,怎么都当上“长江学者”的人了,竟然如此有损师德?是不是书读的越多,三观越不正了?反正有人在知乎上这样问,我便也答了,因为身边对一些学生和老师的“事迹”也有所耳闻,偶尔也会追问自己。
有人这样说了,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然后又说,世道哪里又都是公正的呢?既然世道本有不公,那么多说书人又怎么会只挑那些公正的给你说呢?最后,义正言辞地问,书里不正的东西多了,读书人又怎么会正?如果书能说话,听到这一席话非得喊冤不可。
世人皆知,书本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传授做事的知识。每一行有每一行的教材,每个专业有自己圈子里的专著。它们描述的不是道德内容,而是说怎么去成为一个专才。只有看懂这部分的书,一个人才能够端好手中的饭碗。这种书与教人好坏无关。陈小武懂得再多专业知识,也不会令他为伤害别人而愧疚。第二个则是教晓做人的道理。这样的书以各种寓言故事、小说、传奇为例。它们描述的情景往往有好人有坏人,但那些说书人讲了世间的恶,难道是要大伙儿去行恶吗?还是通过揭示丑来颂扬美?周扒皮的故事总不会是鼓励人们做那个万恶的地主吧?《老人与海》讲述的不也是勇气之美吗?这部分书可能就要为陈小武们背锅了。
可是啊,书本哪里有这么万能呢?它不是一个人良心的所有来源。
一个人的良心,来源于书本,还来源于父母的教诲、老师的引导、社会精英的表率,以及这些组成的成长环境。书本里面的东西,终究只是远远地告诉你对错,它比不上至亲至爱至敬之人的榜样,更比不上一个人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受这世道约束,但都有一定的选择。善恶是非,正与不正都在一念之间。那个射杀了翻越柏林墙的士兵是因为什么被判刑了?还记得法官所说的那句话吗?你扣动扳机是士兵的职责,但“并非合法的都是正确的”,也并非“没有人能忽视自己的良心”。还记得奥斯卡·辛德勒吗?倾家荡产保护犹太人的德国商人。每个人都可以在做大不义的事情时指责别人是圣母婊,但历史上是真的有“圣母”。
书本给了我们太多的武器,化学告诉我们什么毒可以杀人,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手段可以把人逼至死地。可读书人有没有想一想,写下这些的作者本意何为呢?他们想说的是要珍惜生命,避免误服毒药,说的是不要为小人所害,要小心谨慎。一字一句之间,讲的不是害人,而是自保,甚至是用来保护他人。可太多的读书人学会了以后,用了那些知识去行不义之事。
在下雨的时候,有的读书人力所能及时用自己的伞去庇护同路人,而有的读书人却想着随便拿一把伞便走,不管他人死活。在我看来,拿不拿伞的锅,区区几本书实在背不起。可一个读书人偷了伞,却坏了所有读书人的名声。
窃伞,不能算偷罢!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偷呢?
(4)读书与撑伞
并不是每一个读书的人都是合格的“读书人”,就像不是每个为官者皆是好官,为师者皆是明师一样。
一个合格的“读书人”至少要用一种谦卑却又灵活态度去读书,才能“走进去”,再“走出来”。
所谓谦卑,就是把书当做老师,尽量读懂作者的意思。只有怀有谦卑之心,才能将书读进去。合格的读书人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来调整读书的时间和题材,却一定知晓了解作者本意的重要性,进而记住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边读边问,作者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样,读书人就能走进书里去。
所谓灵活,就是不能死读。说到底,书中所述,都是一种观点或想法,以及一个论证观点的过程,或者一个分享经验的过程。那些是作者的东西,你读进去还不代表是你的东西。只是知道作者所想所述,远远不够的。有的时候,再深刻的文字,也难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再睿智的笔锋,无法述尽思想的细节。只有去做,然后反思书中的道理合不合适今时,不合适要做哪些调整,又或者是,书中所说的有趣的地方我是不是该去走一走才能真正体会?这样,才能从书中走出来。
如果不能好好读书,反而不如不读。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说书人能做到所言皆非吗?读的越多,看到得越多,有时反而越容易被蒙蔽。当你看到一本书描述这个事情像A,另一本书描述同样的事情却像B,你说这个事情到底是A还是B?写书之人未尝一定就是明眼人,盲人摸象罢了。
更何况,真理是不断被发现的。谁又能保证今天的结论再更远的明天不会被推翻?在能改变人类历史的问题上,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假设,算得上一次革命了。在不能改变人类历史,但能改变认知的问题上,娱乐圈里各种满天飞的绯闻,是不是此一时,彼一时,让你根本猜不透?世道险恶啊!只读书是不够的,要去实践,去体悟,在吃亏里成长,过程中反思。
不能做到这些,或者不能怀着这样的态度去读书,哪里说得上是一个“读书人”呢?
若不是我读了这十年的书,哪里又会大开脑洞地把读书和撑伞联系起来?唉,想了一通,还是输了这十年啊。
“学长,你在看什么?”图书馆里,那个送伞的学妹凑了近来。
我呆呆地看着刚从书架上抽下来的一本书,“哦……书……”
她好奇地凑得更近了。“什么书啊?”
“随便拿的,一本小说。”我一动不动地盯着眼前的新书,翻了一页。
“学长看什么你也管?”另一边,那个被偷了伞的学弟也凑了过来,“谁写的啊?”
“莫泊桑的,讽刺一个爱钱的太太。”
“哦——”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早了,咱们一起吃夜宵去吧。”
“好啊,走。”我“啪”地将书合上,装进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