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就是:没有比由衷而发的感情更能打动人心的了。对于写作来说,往往真情比文采更重要。
真情力量。台湾作家邱文周得知自己面临不治,为规避因自己的去世,给六岁的女儿留下一个残忍痛苦的童年,他思虑再三选择为女儿编织一个童话:……如果还是很想爸爸,爸爸就变魔法出现。因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现,所以不犯规,爸爸不算输。爸爸的魔法是:趁你睡觉的时候,跑到你梦里大玩游戏;……爸爸猜想,我们这一次玩躲迷藏要玩这么久,爷爷、奶奶、妈咪有时候看不到爸爸,他们一定会偷哭。偷哭就是犯规、就是失败。他们偷哭,你就要逗他们笑,不然游戏输了以后,他们一定会哭得更厉害了。好不好,宝贝?我们是同一国的,来比赛看你厉害,还是爸爸?准备好了吗,比赛就要开始了!
邱先生的这篇短文只有不足500字,平白的文字却透着一位父亲捍卫女儿天真童年的勇敢与坚定。爱女之心,跃然纸外。这就是真情的力量。
情真不欺。写作是个非常个人的活,写作的过程就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如果说假话、空话、套话成为习惯,必然也会在自己的心灵打上一个标准的工厂烙印。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更不要说一个人的语气、用词习惯、起承转合所有的文字特点与另外一个人一模一样。文章风格是不一而足,婉约者有之、秀丽者有之、旷达者有之、豪迈者有之、悲凉者有之。之所以很多同学交上的作文千篇一律,令人似曾相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没有在“真”这个字上下狠功夫。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码字儿的人,唯有真才会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人,唯有真才能写出有别于他人的文章。稍微对自己负责的人,或者在文学路上想走得远一些的人,相信我,从现在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
该如何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发自肺腑,来自真诚的内心世界。同学们“真”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素材。关于素材这件大事我们自然要多读书,多观察。但大诗人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向内求更为重要。
素材这件事,首先就得向自己要。有的同学说,我其实没啥好写的,每天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还能指望有啥不凡的奇遇?连事件都没有,又能指望写出啥好文章?话虽如此,但学校里果然就真的风平浪静,天下无事吗?若真如此,你可有悲伤时,你可有叹息时,你可有喜悦时,你可有……下面不说了,喜怒哀乐在你的那个小世界里,满满当当地一样都不比外面的大世界里少。而这情绪背后是件什么事儿牵制着你,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所谓修身最为基本的就是自省,多向自己的内心问几个问题,自然就有的可写了。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沟通,这也是写作初学者必经的阶段。
日记是最好向自我要素材的方法。唐浩明在《大清明相-曾国藩》中就写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话说,曾国藩自投镜海先生门下,请教为学之道和修身之法。经先生指教,曾国藩豁然明朗,尤其是先生还教他一个秘法——记日记。“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行,坐作饮食,皆有扎记”,他日曾国藩带着自己的日记给先生审读,见他的日记满纸都是痛骂自己不成器的话,甚是满意云云。由此可见,曾国藩躬行修身甚严,非但日记绝对不容美化自欺,且依先生所言,一言一行皆有扎记。我们同学因时间有限,可以简短记之,自己能看懂即可。这个小本本的神奇日后自可见证。本人日记的习惯也是坚持了十年,工作后有所迟滞,现如今改在手机上记了。
“古人学文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这样的大诗人都如此认为,资质平平如我辈在写作之路又何谈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