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和我一样,有拯救他人的情结。
之所以称为情结,就代表它和普通的帮助别人不一样,而且有不成熟的执念在里面。
具体表现为:只要我把你当作是自己人,当你表现出伤心难过,甚至已经伤害我的前提下。我都会暂时放下自己(注意不是消化了情绪,而是忽略),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承担你的悲欢,解决你的情绪问题。我觉得自己可以救你。
而真的有人,会把这种情节,当作爱和包容。无论是给予的一方,或是被给予的一方。
我觉得最好的解法就是,多去看看发展完整、健全、成长型的人是怎样的。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那么好,核心因素不是因为身边的人多么包容、多替他承担责任。而是他自己逐渐明确,自己需要承担哪些责任,不需要承担哪些责任。他也许足够幸运,身边的人和环境都不错,但最终那个好的结果,一定是基于他与环境本身的良性互动。
他/她的内核是一个逐渐稳固的自己,所以生长这件事几乎是必然而且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觉得人会清晰地看到,我不是任何人的拯救者,我不是任何人的解法,没有人离开我会活不成。
我能为别人做的,相当有限。我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只有当我,觉得自己对别人没那么重要的时候,往往才能看到,什么东西对对方真的重要。
如果我真的对一个人好,我应当是希望她/他离了我(或离开了任何人),照样活得好好的。所以我会帮助他/她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发展优势和兴趣。
和拯救者情结不一样,充当拯救者,是一个向内抓取的姿势的爱。而看见他人的爱,是一个向外支持的爱。
向内抓取,实际上是我需要对方,已经大过对方需要我。向外支持,是观察对方真正需要什么,然后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肯定会有人问,我凭什么要总想着,能给别人提供什么?那别人又能给我提供什么?我觉得是这样的,问题根源它不在于供需平衡,而在于自身太匮乏,你无法满足自己。
你擅长的是吸取和交换,而不善于创造。所以你很难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感觉到滋养,也很难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当然匮乏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普遍。物质匮乏、精神匮乏,所以想要抓取能够抓取的一切。但最终这个问题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别人都不是解法。
最近观察到了身边的一些中年人:他们有些在年轻时,通过婚姻暂时满足了自己的匮乏,可从未意识到自己才是化解匮乏的解法,依然安于、习惯于从伴侣和儿女身上吸取能量。
当人至中年,体力与身体逐渐衰弱,儿女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时,他们会重新感觉到匮乏。而这个时候,是非常残忍的。
在他们的认知里,觉得有一个靠谱的伴侣,一个懂事的儿女,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就足以成为人生赢家。但可惜的是,他们并未从幸运的、还算丰沛的环境里获得成长,而是变得愈发渴望更多的能量。渐渐地,倒是有退行成小孩子的趋势。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