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DISC的不解之缘
与DISC的邂逅,得感谢我的好友joey和tony。
在F50双证班学习之前,我觉得DISC是一门比较通俗易懂的学问,感觉似乎不用上课就能懂了,但还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走进了双证班。
原因有两点:
一个跟4月22日的擦肩而过有关。
4月21日我在北京出差返深听课,经历了航班取消、改签航班不断延后最终仍无法参加的曲折历程。
正在心灰意冷的无奈感升起时,微信看到李海峰老师发来的添加好友邀请,开场就是大红包,加上暖心的问候及最后一句:照顾好自己。
谁也无法体会,对当时工作小有不顺且归途不顺的我来说,是发来一个多么正向的信号。
另外一个是跟我的测评报告有关。
作为长期奋战在职场的一名管理者,清晰的了解自己,看人识人是管理上必备的一项技能,而我也一直觉得,我对自己是比较了解的。
当tony给我发来详细的测试报告时,我的回话是:太可怕了,简直是走进了我的内心来描述。
感谢好友的传承及海峰老师的DISC,在恰当的时候叩动了我的心弦。
F50双证班,初识DISC灯塔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与DISC邂逅的前奏,让我深深认定并好奇,看似简单的DISC后面,一定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大道理。而这个很快就在双证班学习上得到了验证。
如果与DISC认识的前奏更多停留在感受上,那么听完海峰老师讲DISC,结合工作,有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启发。
说启发之前,先说下我的工作背景,也期望更多同行能一起交流探讨。
我是一名IT团队的管理者,200人左右的团队,有85%以上是技术型人才。管理上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搞定既真诚又闷骚的技术人员,撸起袖子好好干。
总结过往的工作历程,结合DISC的理论,很多共鸣之处,因对DISC研究还不多,此处只讲两点心得:
一、用DC特质来抓事,高绩效的团队才是好团队。
高绩效(D)的领导者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制定中长短期战略目标,又要有强的执行力,把组织制定的目标落实到位,才会有好的结果。领导者要会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要会激励下属,辅导下属,又会有效的授权,把下属的潜能发挥至极致,带领大家快速高效的完成团队的目标。而这个过程中,又必须时刻保持着思考者(C)清醒的思维习惯,在团队跑偏时,需要需要有敏锐的嗅觉和纠偏能力,确保团队顺利抵达终点。
二、用IS特质来服务人,人被赋予了信任才能厚积薄发。
每个人的小宇宙如果被激发,他的潜能将无限大,给团队的贡献也会无限大。
而技术型人员多数偏内敛,需要用心去挖掘每个人的特质和闪光点,用同频的思维去互动,打开他们潜能小开关。
而IS贴心的关爱,真的可以溶化技术人员的那座冰山,一旦这种信任被链接,技术型人才真的愿意为团队赴刀山、下火海。
第一次输出分享献给了DISC,我愿进一步探究DISC的真谛,期待它在生活、工作上带来的更多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