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鼓励大家去做一个懂得奉献的好人,因为一个奉献者(帮助他人远多于索取帮助)会在行业内外形成极高的口碑,与他人合作的顺畅性远高于其他人,又能得到更多人真心的帮助,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帮助他人,就能让自己混的风生水起,事实上,在《Give and take》这本书中,作者审视了各个行业的调研后发现,那些持续奉献者们不仅占据了大多数业界顶尖的位置,也占据了业界垫底的诸多名额。
是什么导致那些为了他人利益不断奉献的好人们在自己的行业内庸庸碌碌呢?
要找到原因,我们首先得纠正一个关于奉献(利他行为)的误解。
1.利己与利他是两种相互独立的品质
我们中国人往往认为利己是一种政治不正确,至少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品质,相对而言,利他就显得崇高很多,而且,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两种品质是互相冲突的:利己者必然不太愿意帮助他人,利他者必然置自身利益于不顾。
所以那些野心勃勃实现自己目标的人如果真心的帮助他人去走向成功,我们往往觉得不可思议,而那些颇具有雷锋精神的好人们,但凡被发现居然还有自己的小九九,就会让人觉得特别虚伪。
我们选择性的无视这两个品质的共存,并不能否定这样一个事实:利他和利己并不冲突。
加拿大的一项心理学调研发现,全国最利他的一群人(居然加拿大也有一个类似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不但在利他品质上的得分很高(类似“我通常会给年轻人做一个积极的榜样示范”、“我通常会支持来自低收入社区的女性”),而且在利己品质上的得分同样很高,这些很成功的奉献者会更想要(相对于对照组)获得影响力、获得认可、获得个人成就。
这些成功的奉献者们,不仅仅关心他人,也更加“自私自利”,他们想要获得成功的野心一点不比那些索取者更弱。
2.如果你不知道去哪,什么风都是逆风
如果一个奉献者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没有足够的野心去实现自己的抱负,那么他的人生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向导,他无法决定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也不会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如何的去帮助谁。而这种人即使徒有一腔热情,由于自身能力没有办法得到很大的提升,他能够给到别人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少。
那么,即使他忙忙碌碌了很多年,大家认可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又有谁能够帮助他走向自己的成功呢?毕竟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的成功在哪个方向。
事实上,有研究者把“无私的奉献”定义为一种病态的利他主义,是一种“病态的关注他人,而损伤了自身需要的行为”。
我想说点啥:
不管我们是想要让自己工作更出色、生活更美好,还是想要帮助他人乃至整个国家作出什么成就,实现什么目标,首先,我们得知道自己要实现的是什么目标,并且为之不懈努力,变得更加强大,这时候,我们能够帮到的事情也才会更有质量。
那些口口声声为了别人好,把别人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人,比如大批的中国父母,他们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以插手子女或别人的生活为己任,他们也很容易失去自己的事业,这让他们无法与子女共同成长,除了天冷穿秋裤以外,再难找到其他话题可聊。
3.奉献真的应该不求回报吗
我们经常说帮助他人要不求回报,一个真正的奉献者当然不会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就期待别人给到自己什么好处,但这个概念有一个误区,回报,不只有物质回报这一种而已。
一个真正的奉献者,他的奉献必须要有回报,这个回报是一种结果,一种反馈,他让奉献者看到自己的奉献到底帮助了什么人,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好处。只有能够带来这些正向反馈的奉献,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书中举到一个例子:
美国的私立大学每年都要吸纳很多的民间捐款(大多来自校友),这些捐款很多都是为学生发放的奖学金,虽然美国人的捐款意识已经很强了,但是电话募捐员收到的拒绝仍然超过9成,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
为了提升效率,心理学家给这些电话募捐员做过很多培训,效果甚微,但是,心理学家在培训中让募捐员们阅读了一封信,这却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业绩提升。
这封信是来自一名获得了奖学金的学生,信中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内容,只是细说了自己是如何渴望进入这所大学,而获得奖学金又是多么的振奋人心,促使了他在各个方面获得了很大提升等等。
为什么一封信就让募捐员们信心满满,更加投入且高效的工作呢?因为这封信是一种直接的认可,一种可以被感知的认可,而以往募捐员却无法感受到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知道是谁拿走了奖学金,也不知道这笔奖学金到底帮助了谁,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当然也就很难激励那些想要帮助到别人的奉献者们。
从结果中看到,虽然所有电话募捐员在读完信后有了业绩的提升,而那些奉献者们却提升的比例最大,成功率几乎提高了3倍之多,因为相比其他人,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别人对他们的激励程度更大。
心理学家于是再接再厉,干脆让奖学金获得者和电话募捐员见上一面,结果仅仅是5分钟的会面,让23名电话募捐员在一周内多募到了接近4万美金捐款,同样,那些奉献者们提升的业绩远高于其他人。
一个奉献者不会因为奉献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枯竭,让他们枯竭的,是没有真正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4.涓涓细流不能长久
假设你每周要做五件好事,比如为朋友的一个项目提供帮助,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献血等,你是希望把五件事放在一天内做完,还是每天做一件呢?
说实话,一开始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奉献者当然应该每天都做好事,这应该会他更有成就感,而事实是,经过6周的时间,那些把五件好事放在一天做的人们,他们的幸福感有了大幅的提升,而每天做一件好事的人们却没有。
如果我们给别人的帮助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以一种较低的强度实现的,相比于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奉献,它会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首先,强度过小的行为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效果,而这种反馈的缺失会让奉献者逐渐失去耐心和信心。
更重要的是,如果奉献者随时处于一种需要去帮助别人的状态,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会被频繁的打断,注意力和精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大幅降低工作完成的效率和生活的满意度。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做个成功的好人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