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瑾七
以前写人物,都喜欢翻出来她的前世今生,以此来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成就的理解。不过慢慢发现很多人也只不过是普通人,没有那么多显赫的背景让你去挖掘。比如本期的人物张小娴。
~ 1 ~
原生家庭
张小娴,祖籍广东开平。1967年11月出生在香港。
~ 2 ~
人物经历
张小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系。
1985年,18岁的张小娴大学边工边读,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任编剧,5年之后转工去亚洲电视。1993年,偶然为编剧协会替《明报》撰写两则专栏,得到赏识,开始在《明报》先以《娴言娴语》后用《贴心感觉》开专栏。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开始走红。1995年结束10年编剧生涯正式成为专职作家。
1998年张小娴创办了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杂志《AMY》,任总编辑至今,现为香港皇冠出版社签约作家,为《经济日报》撰写专栏,是香港畅销言情小说家。
2017年10月,签约阿里文学。
~ 3 ~
关于父爱
人们都说张小娴是全世界华人的爱情知己,然而这一篇描写父爱的散文,却更让人动容。
“当我们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负时,我们会想到另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我们平常没怎么理会他,也没怎么关心他。
情人节、平安夜和除夕这些节日,我们不会陪他。
我们不会花心思为他庆祝生日,我们不会为他流泪。
我们不会每天思念他。
我们不会对他千依百顺,不会迁就他,不会为他牺牲一些什么,也不会为他改变。
这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
即使平常和爸爸的关系不是太亲密,甚至不是太好,一旦我们被自己所爱着的男人欺负和伤害时,我们都曾经冲动地想过要找爸爸来跟他理论。
我真想跟他说:“你不要跟我解释,你去跟我爸爸解释!”
我真想告诉他:“如果我爸爸知道你这样对我,他是不会放过你的!”
即使爸爸从来没有说出口,
即使我们父女从来没有好好地谈过,
我也知道我永远是爸爸心目中的小公主,是他的心肝宝贝。
他不会介意我长得不漂亮。
他不会容许任何男人欺负我。他甚至会为我舍弃生命!
为什么我竟然忘记了他?
为什么当我被其它男人伤害的时候,我才猛然醒觉,
他对我的爱,比世上任何一个男人更深!!”
这篇散文的题目叫《比世上任何一个男人更深》。
人们说这世界上有四种痛最是伤人:幼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看了张小娴的这篇散文,似乎能明白为什么青年丧父如此让人悲痛,尤其是一个女孩。
~ 4 ~
情感经历
在爱情里,张小娴自身算不上是那种早熟的女孩。中学时,她读的是一所女校,大多数香港父母认为女孩子读女校能专心读书。学校不准学生带流行小说看,学生时期的张小娴没有机会读流行的言情小说,读得最多的是白先勇这类台湾文学。尽管一些早熟的女生很早就开始偷偷恋爱,但整个中学期间,张小娴没谈过一次恋爱,她喜欢运动,更像是日本动漫里的运动型少女。
但她始终保有天蝎座的敏感与清醒。她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不会找父亲那样的爱人,帅气、带着浪子气质的男人并不吸引她,她喜欢聪明、有才华的男人。但父亲的感性却深深影响了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对她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她曾在接受采访时很坦然地说,初恋是个错误,而爱情终究是要分开的。
她甚少公开谈及自己的爱情,外人只能从她的书里找些线索。比如,童年的时候,她常常跟踪母亲,但从来没有被母亲发现过她敏捷的小身影。她也曾想过跟踪自己爱的男人,看看他独自一人的时候会做些什么。但她从来没有这么做过,因为害怕被发现。
在爱情里,她这样评价自己:“有时候,我认为自己是太清醒了。人太清醒,把身边的人看得太清楚,就会有痛苦。我爱一个人的时候,从来不是盲目的。我爱的人,虽然也是我的宝贝,但我清楚地知道他有多好,他又有哪些缺点。我如此爱他,并不是因为看不到他的缺点,而是我明白这个世界只有有限的完美。”她想以此证明自己并不是沉溺的人,但她的朋友对她说,“你是沉溺的,沉溺爱情。”
张小娴最出名的一句爱情箴言莫过于这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句话出自她1997年出版的小说《荷包里的单人床》,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暗恋的故事。
而我最喜欢的一句却是:“唯一可以强横霸占一个男人回忆的,就是活得更好。”
张小娴说她并不觉得自己是爱情导师,那些字句不过是她生活中的领悟而已。
初恋王孜
王孜是张小娴的大学同学,因为王孜当时在音乐电台创作歌曲,张小娴对他心生爱慕。两人在一次大雨中相识、相恋。但渐渐因为王孜的移情别恋,让张小娴陷入感情深渊、大病一场。王孜则为了在事业上走捷径,与大自己5岁的女画家结婚了。
芮恩特医生
芮恩特是张小娴在与王孜未分手时就结实的一位医生。因为芮恩特是王孜的粉丝,他曾经送给王孜一个音乐盒,而当时王孜将这个音乐盒转赠给了张小娴。
多年后,张小娴因为母亲病重,去医院治疗,又与芮恩特重逢。芮恩特祖籍浙江杭州,1964年5月生于英国,在那里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回香港工作。再次重逢,他已是医院的副院长和医学权威。得知面前这个细鼻子秀眼,留着柔顺的垂肩直发,穿着淡绿色小毛衣、小短裙和软底圆头鞋的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感专家”张小娴时,芮恩特大吃了一惊,不过他并不记得自己当年曾给她看过病,更不知道自己有一个音乐盒一直被她收藏着。在芮恩特的连夜抢救下,张小娴的母亲被抢救过来了。
两天后,张小娴在兰桂坊一家法国餐馆请母亲的救命恩人芮恩特吃饭。席间,芮恩特终于知道自己和张小娴已经是旧相识了。得知她和王孜早就分道扬镳后,他唏嘘不已。张小娴把自己的新作《面包树上的女人》送给芮恩特,他如获至宝。因为王孜,张小娴当年认识了芮恩特,还把他的音乐盒收藏了近8年。她没有想到,一段失败的初恋却早就埋下了新的爱情种子,或许是冥冥中早有安排吧。
芮恩特是一个非常细心的男人,平时对张小娴呵护有加,可是经过了初恋情伤的张小娴觉得自己不能重蹈覆辙,过于依赖男人,所以她仍然坚持自己的独立性。1997年8月,张小娴因公事需离开香港去新加坡,她知道如果告诉芮恩特的话,他一定要到机场送她,可是她不想让自己显得那么脆弱,就没有告诉他。结果芮恩特找不到女友后心急如焚,后来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她的归期,很早就守在机场。张小娴远远地看到那个熟悉的男人向自己挥手时,她呆住了。芮恩特大步走了过来,吻她的脸,然后接过皮包,说:“我很惦记你。”那一刻,张小娴有了一种心痛的幸福感,她觉得自己像一个旅人,孤独地漂泊了很久后终于找到了休憩的港湾。渐渐地,她越来越迷恋他身上散发出的医院特有的消毒药水的味道,那种味道使她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原来,真正的爱情能给人内心的宁静。不过,张小娴还没有下步入婚姻的决心。
1998年元旦前夕,芮恩特约张小娴到他的办公室,他在电话里神秘地说有一份东西送给她。当那个红色的丝绒盒子放在张小娴手中时,她有些不知所措,那里面竟是一枚白金钻戒。看着她吃惊的样子,芮恩特赶紧笑着说:“这是新年礼物,不是用来求婚的,你放心。”他把戒指戴在张小娴手上时,松紧合度。张小娴很惊讶,问:“你怎么知道我手指的粗细?”芮恩特告诉她,有一次约会时,她在车上睡着了,他找了一根细绳偷偷量好了她左手无名指的圆周长度。从那一天起,他就决定给她买一枚戒指,尽管她还没有打算结婚,可他深知女友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很喜欢戒指,因为她觉得她用那根导向心脏的手指勾住了一个甜美的誓盟,与心灵相通。
尽管张小娴身处潮流与文化的最前沿,号称“爱情专家”,她与芮博士的恋情也比较稳定,可天蝎座、B型血的她内心深处却是敏感的。不知为什么,她觉得自己像别的恋爱中的女子一样,常常患得患失,心里总是隐隐担心会失去这份爱。
一天,张小娴无意中在芮恩特那里发现了一张照片,那上面是一个美丽而时尚的女子。一种不祥的感觉顿时袭上她心头,她疑惑地问男友:“这是谁?你说实话!”面对她严厉的质问,芮恩特竟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脸马上红了,支吾道:“其实也没什么,这是我以前的女朋友……”张小娴觉得自己的脑子“嗡”地一下,多年前曾有过的那种绝望的感觉似乎再一次侵袭了她的整个身体。芮恩特见她脸色惨白,赶紧解释道:“她去美国已经5年了。在这5年中,她没回来过,我也没去找过她,我们的关系已经名存实亡了。”“那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们并没有明确提出断绝关系,对吗?”“我从没想过脚踩两只船,我一直联系不上她,又怕失去你,所以不敢告诉你。”可是,张小娴觉得自己的心被伤透了,她当即取下戒指还给芮恩特,并提出分手。
此后的日子里,芮恩特仍旧像从前一样,每天给张小娴打电话。张小娴很不耐烦,甚至非常坚决地说:“我警告你,今后不要再用电话骚扰我,你这个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可是芮恩特不为所动,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她。时间长了,张小娴犹豫起来,他毕竟是母亲的救命恩人,总不能把他当做仇人吧。何况,现在的她已经不像从前那样脆弱了,已经明白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就在此时,芮恩特因高烧住院,张小娴赶紧赶到医院照顾。可怜的芮博士看到心爱的人来看自己,顿时喜出望外,病似乎立即好了大半,体温慢慢降了下来,也开始吃东西了。他在病床上拉着张小娴的手,情真意切地说:“小娴,请你原谅,我爱你。请给我一段时间,我要彻底了结以前的事情,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张小娴的心软了,她也舍不得放弃这段感情。
不久后,芮恩特终于联系上以前的女友,一连给美国写了几十封信,可她一直不加理睬。无奈之下,芮恩特只好亲自赴美,想与她说个清楚。谁知正赶上她刚刚患病住进医院,芮恩特只好无功而返。他向张小娴如实讲了去美国的情况,可张小娴觉得他是故意玩花招骗她。两人的关系再次僵了。
就在这时,当年弃张小娴而去的王孜又找上门来,想与她重修旧好。原来,10年前他甩了张小娴后马上与那个女画家结了婚,但从此江郎才尽,再也没创作出优秀的歌曲。后来,女画家叫他弃歌学画,先是油画,后是国画,五六年过去了,他也没画出什么名堂。最后,女画家干脆和他离了婚。看着这个当年背弃爱情的男人,张小娴冷冷地说:“难道现在你就不怕和我走不到一起了?”王孜语塞,脸色很不好看,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2001年圣诞节前夕,芮博士像个孩子一样欢天喜地地来找张小娴,见面后二话没说,将一封从美国来的信件交给她。张小娴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几年来,你写给我许多信,不久前你又亲自来了一趟,我想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要尽快了断我们的事。其实,我们的关系早该结束了,但没想到拖到现在。我同意你的要求,把你我的事情画上句号,尽管它属于并不圆满的那一种。”至此,再也没有什么阻碍芮博士和他的“爱情专家”相爱了。
2003年1月初,张小娴在写给芮恩特的信中对他们一波三折的爱情进行了回顾。她深情地说:“爱上了你,我才领略到思念的滋味、分离的愁苦和妒忌的煎熬,还有那无休止的占有欲。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都让我心潮起伏?为什么我总害怕时光飞逝而无法与你终身厮守?”芮恩特读后热泪盈眶,他暗暗发誓要呵护这个痴情而脆弱的女子一生一世。
~ 5 ~
为什么不结婚
张小娴是一个清澈聪慧的女人,她把人生、感情看得过于通透了,一切尽了然于心中,就没有向往;一切尽在眼下显现,就不屑去追寻。她选择了活在当下。
张小娴有稳定的感情,但她并不考虑结婚,“我没有想过要结婚,如果我想生孩子,也许会结婚。如果你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就足够了,又何必还要去结婚呢?大多数人找的都是生活的伴侣,而没有想到同时也要是灵魂的伴侣。”
张小娴也坦言,这也许和她对婚姻的要求比较高有关,“婚姻一旦形成,就不再是两个人的事情,比如你不喜欢对方家庭的某个人,但因为婚姻你只有接受。婚姻当然不会是爱情的坟墓,但它也加入了其他的因素让你觉得不纯粹。
~ 6 ~
写作生涯
时间再倒回到1992年,张小娴在九龙塘车站遇到一位行色匆匆的编剧好友,在对方的邀请下,她跟着参加了一个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的成立会议,糊里糊涂成了协会委员。又因为协会经费紧张,编剧们开始轮流给《明报》一个专栏执笔以赚取稿费。写了两篇后,《明报》编辑主任就找到张小娴,问她是否愿意代替一位正在滑雪无法写稿的作者写一个专栏。这一写就是8年。“从没想过以写作维生,要不是当天和那位朋友在车站相逢,我的人生也许会是另一个故事。”
现在,她的微博有六千多万粉丝,她也一直保持着每天更新的频率,内容依然是心灵情感类语录,这种勤奋源自写专栏和办杂志时的习惯。为专栏赶稿时,早上4点她就会起床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休息过后下午继续,还必须在4点前传稿给编辑。她没有怪癖,不抽烟、不吃药,一度只习惯用笔在自己专门设计的稿纸上写作。她也不喝酒,只有一次例外,她为写一本小说喝了不少桃子味的伏特加,以至于读了这本小说的读者纷纷去找来喝。
“我没有来自读者的压力,尽管读者常常会催我,让我写多点。如果你要照顾每一个人,写那么快,不可能啊。不写的时候停3个月都不想写了,懒惰了一段时间后会很内疚,内疚之后就继续写,是一个很挣扎的过程。”顺利的时候,她两三个月就能完成一本书,慢的话则需要一年。
那些带着疗愈、安抚特质的句子有时也像她的喃喃自语。“人活着就是苦乐参半,可能痛苦比快乐的时候多,所以你希望在亲密的人、甚至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身上获得一点温暖,或许是一句话、一个眼神、拍拍你的肩膀,我希望我可以找到温暖,我的读者也可以找到。”
她写了二十几年爱情,常常有人问她,为什么只写爱情,不写其他。她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有多么笨呢,正如我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你问我为什么不去爱别人。
~ 7 ~
与亦舒
同为香港女作家,同样写爱情,提到张小娴,总会让人不由得想起亦舒。
如果说亦舒是外热内冷的,张小娴似乎相反,外冷内热。
两人都少以大团圆作为故事结局,但张小娴笔下的主人公往往爱到无能为力,或以宿命的方式分手。这些红尘男女的情感纠葛翻来覆去地与香港这座城市发生关系,比如香港开出第一家星巴克时,她就已经把它写进故事背景里,慢慢地,她几乎写遍了都市情感关系的各种形态。
人物周刊在采访张小娴说问她,同为香港女作家,你看过亦舒她们的书吗?你和亦舒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张小娴说,我看过几本,看得不多。我们在故事、人物、风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书里的女人一方面很独立,另一方面也很痴心。可能我比较痴心,我的男女主角都比较痴心,但当你的痴心用完的时候,也能很独立。即使很依赖一个人,也可以跳出来,是大女人和小女人的矛盾体吧。
~ 8 ~
主要作品
《面包树上的女人》
面包树的确存在,它是产于亚、美两洲的乔木。有人说,女人的幸福是丝萝找到可托之乔木,也有人说,女人最艰难的问题便是面包与爱情之间的抉择。
小说里的三个好朋友程韵、朱迪之、沈光蕙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面包树。面包可能是物质、可能是虚荣、也可能并不真实。她们在十三岁认识,友谊从排球队开始,一同经历成长的欢笑、初恋的迷惘、爱与恨、哀与痛。女人做得最好也最失败的事便是爱男人。朱迪之说,如果她死了,她的挽歌便是一个女人不断遇上坏男人的故事。沈光蕙说,嫁去屯门太不光彩了,至少也要嫁去跑马地。程韵说,能令对方伤心的,才是两人之间的强者。
《荷包里的单人床》
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女主角苏盈苦苦地暗恋着秦云生。秦云生虽然最后接受了她,但他心里思念的,是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女人。无论苏盈多么努力,他最爱的,始终是一个逝去的情人。
有人说:创作的过程好像女人生孩子。我不会这样形容我的小说,我还没有试过生孩子,我怎知道呢?我觉得它像一次恋爱。我全情投入,狂热地爱,沉溺、沦落、不能自拔,“他”是最好的,然后,我们要分手了。在某些地方,我流过眼泪,情节纵使是假的,感情却是真的,遗憾也是真的。我轰轰烈烈地谈了一次恋爱,“他”是一个好男人。我希望读者也能够跟“他”谈一次恋爱,带着遗憾离场。当下一个月满星稀的夜晚来临,而你觉得寂寞,我希望你会想起“他”。然后发现,我想写的,是一个关于距离的爱情故事。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两个心之间的距离。
《你终将爱我》
此书是由张小娴主编的极致爱情主题读本,主打张小娴三万字中篇小说《你总有爱我的一天》。十位才气作家鼎力加盟。
或别离或拥抱,或单恋或相思,或踟蹰回望或挥别向前……
十个故事,万千种爱情意态。
你我穷尽一生或许也未能参透爱这课题。
但那委婉悠长的余韵,
总是吸引着我们,一读,再读。
“要是没有遇上你,也就没有以后漫长的思念折磨。我也许会过着比现在幸福的人生。然而,要是有人敢把这一天从我生命中拿走,我是会使尽最后一口气,狠狠咬住他的手臂,要他放手还给我的。”
~ 9 ~
小七说
张小娴常常被人拿来和张爱玲对比,甚至有人误以为两人是同一个人。是的,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年代,但她们都在为爱情、为情感发声。两人都透过细腻的文字,描绘着爱情的灼热与冷却。她们对人性的洞察,每字每句都直入人心,让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女,填补了爱情空白;让痴男怨女在这些文字中得以疗伤、得以慰藉。从她们的作品中,我们总能读到豁然开朗的清澈,总能最终明白爱情的得失从来就不重要,当你舍弃那些不值得的情感,也许会得到更多。只要曾深深爱过,你的人生就已完整,结果已显得无足轻重。
张小娴最新的微博状态是:可不可以每星期抽出一天,做些愉悦自己的事?睡到自然醒,光着脚在家里走,随意发发呆,吃喜欢吃的零食,吃巧克力和奶酪,喝点小酒,看一本无用的书,追一部紧张的犯罪剧集,然后试着慢生活 ... ...
好慵懒又惬意的生活啊,聪明的女人都选择相信爱情,但却远远的敬畏着婚姻,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40岁、50岁的时候,还活得像少女一般,无拘无束。尽管没有经历过做母亲的喜悦,但她独立、她自强不息,她活出了真自我。
张小娴的微信公众号:遇见张小娴(Miss_AmyZ)
我已关注,你是否也对她和她的文字感兴趣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