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读书无用论”是在我初三毕业那年。那年我考到市二中,我爸没钱交学费,找我小叔借一千块。我小叔站在我们破烂的出租房门口,对我爸大声说:“女孩家读书有什么用?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干嘛要用那么多钱去养一个赔钱货?”我爸尴尬窘困的老脸从此深深印在我的骨髓里,伴随着岁月的洗礼,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我每一次的人生困境中,鞭笞我只准往前,不可退后。后来,高中,大学,我不但读完了学校要读的书,而且读了更多其他“闲书”。特别是大学时期在图书馆呆的那几年,我把心理学相关的书粗略翻了一遍后,当在书本上看过足够多的人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后,我突然释怀了当年小叔对我的伤害,也慢慢释放了压抑自己多年的心结:我不是我爸的累赘和赔钱货。
这种安慰和认识不是学校机构正儿八经的教科书能提供给我的,而是我在日复一天的课外阅读获取。
年纪渐长,当身边的人为人妻为人父的时候,我站在我现在的生活状态里往外看,每一次都禁不住想:如果,当年我爸让我初中就辍学,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大多数初中辍学出去打工的同龄人,他们有着跟父辈一样古老且错误的育儿思想让我恐惧,他们对婚姻生活的绝望和不满让我害怕,他们对生活的鸡毛蒜皮大打出手、从街头吵到巷尾豁出去的劲让我揪心,同样,他们的小小的儿女变得跟他们一样让我感到惋惜。
环境造人。当人处在同一个文化环境里,很容易被潜移默化成为那个圈子的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赖佩霞曾说:“只要愿意,幸福可以不难”。这一类人中,对幸福极其渴望,却从来不愿意通过改变自我,努力去争取幸福。他们总说:你是大学生,天生爱读书,哪像我们,一看书就打瞌睡。还有上完班已经累成狗,还要忙家务,哪有时间看书?可是却总有时间逛街、打麻将、吃宵夜、唱歌玩游戏。
我通过上学读书,课余阅读,虽然没有成为大富大贵有钱有权的人,但我成为了一个三观正确、眼界开阔与时俱进的好青年。至少我在经历挫折失败后懂得从自身和客观环境去吸取教训,而不是说一句:唉,命中注定的。努力也是徒劳。继而噼里啪啦说一堆自我放弃的话;我也因为在阅读这条路上认识自我,改变了原生家庭带给我的负面的影响,从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且在阅读这条路上,认识了更多的人,看见了更大更丰富的世界,有了更高的精神愉悦……
遇到宋怡慧老师写给父母孩子的《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一书后,顿觉找到了知音。宋怡慧老师说的“阅读”,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那种为了“考到第一名”而进行的阅读,她更多强调的是阅读是“为了朋友,为了让自己快乐,为了解决生命的疑惑,为了找到对话的对象。”通过书本,柔软孩子的心,燃起孩子的行动力,让孩子在阅读中解决生活遇到的困惑,从而更好的成为自己,快乐地生活。
岁月漫漫,终其一生,是否能长久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态活着比取得高分更重要。而快乐是一种能力,它需要学习。长成大人们的大人,总觉得小孩子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他们根本就没有烦恼。事实果真如此吗?宋怡慧老师在书中的第一章“孩子们的巨大的生命困惑”例举了青少年常遇到的18个烦恼。当这些小烦恼在学校课堂上、家里都解决不了的时候,宋怡慧老师就让孩子们去阅读一本与之相关的书籍,让他们在书中找答案。
攫取书中描写的“女高中生难过情关,感情这门课该怎么学”的例子来看看宋怡慧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文中列举了一对相恋的高中生闹矛盾、一个女生暗恋另一个男生的痛苦和另外一个被莫名分手的女孩的故事,宋怡慧老师通过分别和他们进行私密谈话,分别提供《想念,却不想见的人》、《那些再与你无关的幸福》,《表白》,《分手,没有想象中的痛》让他们阅读,而后与之探讨,一路指引他们勇闯情关。
可现在的家长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会暴跳如雷,如吃炸药:“小小年纪,懂得什么叫爱情,马上停止念想,用心学习!”却忘了自己曾经也喜欢或者被别人喜欢过,也曾偷偷恋爱过。七情六欲,跟人们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是人类的原始本能。想要小孩子能在情感处理的路上少走弯路,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循循善诱,用知识是引导,而不是只有“不可以”。家长老师对此方面知识不足的,那就交给书本,总会有那么一本书能解答孩子们遇到的问题。
生活就是阅读,阅读就是生活。囿于人类活动范围,我们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容易让人狭隘。可“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当其他条件不允许时候,阅读就成了我们最便宜和最有效的方法。
丹尼斯·韦特利的《成功心理学》把我从迷茫中解救出来,让我有勇气拾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第一次给自己做了五年规划。即使第一年的今年,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计划未能及时实现,但因为总计划清晰明了,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在我失望痛苦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想到A.J的一生,我就会问自己:“还会有比A.J更糟糕的人生吗?”我至少还活着,还有父母,还有友情,还有重新开始的能力。一切都不晚,只要即刻启程。“有些事不是看到希望才全力以赴的,而是全力以赴后,才看得见希望的火花正燃起”。
宋怡慧老师在书中推荐了近300本读本,其中吴若权的《每一次出发,都在找回自己》说到:“每一颗渴望漂泊的心,都有一生期盼靠岸的灵魂。然而,不停地向外出走,只能追求心智的成长;要学着往内在迈进,才会真正获得心灵的成熟”。无论你带着何种目的去阅读,总会有收获的。有时候得到的收获甚至超乎自己想象。像陈绮贞因为爱好阅读,从歌手跨界到作家;像两性情感专家晚情因为自幼爱好阅读,走出小县城,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成为两性情感作家;像心理咨询师赖佩霞,通过阅读学习心理学,最后摆脱了婚姻中那个恶毒的自己,重新收获了爱情和幸福生活;像杨国强,因为爱阅读,从一个小包工头成为中国首富,缔造了碧桂园王国,并且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杨惠妍……
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生活多艰,智慧者千千万万,没有什么是书本解决不了的。如果一本不行,那就两本,两本再不行,那就一百本。弱水三千,总有一瓢属于你,总有一瓢能改变你的某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