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清稗类钞》记载道:“某尚书丰仪绝美,妆饰亦趋时,每出,同腰带必缀以槟榔荷包、镜扇、四喜,平金诸袋,一扣必缀以时表练条、红绿坠、剔牙签诸件,胸藏雪茄烟盒及墨水、铅铁各笔、象皮图书、帐簿、手套、金刚钻戒指、羊脂扳指、汉玉风藤等镯。统计一身所佩,不下二十余种之多。”由此可见,中国配饰种类非常庞杂,按照佩戴方式可以分为头饰、颈饰、手饰、腰饰等四种。按照质地材料,也可分为金属、织绣、竹木、宝玉石、牙角等五大类。
而玉文化在人类社会演变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早期的巫玉、神玉,再到王玉,都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高统治阶级的装饰物等级。直到世俗化用玉开始流行,玉的社会功能才逐渐成从统治阶级,走向平民百姓家。“以玉比德、君子佩玉、无故玉不去身”,在中国古人印象中,玉一直与君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喜欢玉的人说“玉有五德”,又说它有“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的功能,
周汝昌先生曾说过:“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读《红楼梦》。读懂了红楼梦,就读懂了中国文化。”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谈及红楼梦中玉配饰文化,无疑也是玉配饰文化中的精华。
红楼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清乾隆时玉制品繁多,最知名的玉制品莫过于玉山子代表作,御制碧玉雕“马远四皓图”山子,碧玉质,呈长方三角形。一面雕商山四皓图,另一面乾隆帝“题马远四皓图”。
(马远四皓图,图源网络)
玉佩饰——通灵宝玉
今天所谈主题原是红楼梦一书,就不得不提到作品的主人公,贾宝玉。而不仅是主人公的名字以玉命名,甄宝玉、妙玉、林黛玉、红玉、玉钏儿、蒋玉函、玉官,等等,以玉为名的人物众多。对于全文的核心人物,不仅以玉为名,《红楼梦》第二回便说道“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宝玉。”还给他设计了一块通灵宝玉作为识别物。可见作者对玉一物的热爱。
《红楼梦》第八回又提到:“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按照我国对玉的划分,翡翠、软玉、石英质玉石、蛇纹石玉、甚至绿松石,都包括在我国传统玉的范围内。但是按照《红楼梦》第八回对玉的描写,如把“灿若明霞”理解为宝石本身的光彩,单就通灵宝玉身上“五色花纹”来分析,通灵宝玉应属于翡翠,翡翠中的“翡”,指的是各种深浅的红色、黄色翡翠,颜色绚丽,且翡翠颜色丰富,在同一块翡翠上往往会出现多种颜色和颜色不均的现象,呈现出各种色彩。如冰种翡翠中同时出现黄、绿、红、紫四种色彩,略加深浅,也可符合文中“五色花纹缠护”的描写。
(冰种翡翠飘花图源网络)
这块宝玉,原本只是一块普通石头,经过一僧一道法术点化,才成为文中落入宝玉囊中的通灵宝玉。平常之物更需要如僧道这般神乎其技的制作,才能成为生活中的美好之物。
如谈及和非遗的关系,通灵宝玉的五色花纹不由得令人联想起安徽省界首市的界首彩陶,光泽雅致,花纹古朴,令人称奇。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带盛行嫁娶之时女方必陪嫁一件界首彩陶的习俗,圆形陶坛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鹊、莲花鲤鱼等图案。说是彩陶,其实同通灵宝玉差不多,颜色只少不多——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形成三彩釉色,故此又称为三彩刻花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