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看了节目一段时间,一个大型实验类真人节目,活生生被选手和网友搞成了选秀般的拉帮结派,骂声不断。
下面谈谈我对节目的看法。
1、使命感。首先,15个人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使命感。从每个人的宣传海报和文案就看得出来。
老鬼“他希望获得关注从而投资拍摄一部西部系列环保纪录片。”
刘志轩“来参加《我们15个》是希望成为一个出色的跨界合作人。”
邓碧莹“登上平顶只为做回自己,为梦想重新出发。”
等等,至少一部分人的初衷就是为了自己做宣传,想出名。
而节目组的基本思路,肯定是想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小社会,而不是一帮人到这来,空中楼阁般,想实现自己梦想。
记得,孙铭走时,易秋给他说,“别忘了平顶精神”。能不能别这么作,你易秋自己都不相信有什么平顶精神吧。
而节目组在这方面也有失误。
我认为,如果这一季节目效果好的话,以后几季的《15》的成员会更有使命感的,所以这也是这季最难的地方。
2、奖励机制。把15个活人放在那种环境,如果我们假如他们都是理性的,那么他们肯定会选择,自己付出最少,又能得到最多的途径去进行节目。
所以他们首先就想的是天马行空的项目,而不是埋头实干。他们能忍受刚刚的温饱,然后期盼得到轻松的胜利,而根本不愿意,选择劳累的工作去开展建设。
这其实可以理解,因为两条路,都不可测,而有条更累。
归根到底,根本没有一个机制去引导他们往哪个方向发展,但换句话说,如果有引导,这个节目也失去了意义,所以这很考验规则制定者。
3、安全感。有人的地方就有四笔。而在平顶内部,采取的是所谓民主的“人治”。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只要有小团体,那么民主就不是真正的民主。人在排异上,是很难有什么大义和大局观可言的。
那么,在这种淘汰模式下,每个人哪来的安全感?我干活,但是和他人性格不合,可能淘汰;我不干活,别人看不惯也可能淘汰。
没有一种对于贡献的积分模式,每个人的贡献大小,完全是被他人估量着的。谁能有安全感?
4、法制。无法不成现代社会。
每次节目里面说,平顶大会,四个字时,我就想笑,一群人坐在一起,讨论出一些根本没有约束力的方案。完全比居委会还LOW。
至少居委会,还能出台一些文件,然后大妈们能尽心尽力完成。
我希望的平顶大会,真的应该开开脑洞。建立一个你们的<平顶宪法>把。大家签字通过。谁违反了某一条的,按规定惩罚,或者这个月大家必须把你投票出去。
5、项目分包。
这又是我的一个脑洞
现目前,平顶搞建设是怎么运行的呢?一个总组织(15人),几个部门(基建、项目、手工),每个部门分工不同,然后部门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对于工作没有考核,全凭自觉。
我认为,这种模式,既没有效率也不能调动积极性。
我的设想是,15人开会,然后列出一些项目和完成该项目的奖励(肉或其他)。然后采取招标,可自由组队,几人小组来完成这个项目。最终效果,由除小组外的人,进行考核。
这样就不存在部门了,只有一个总组织。总组织分派工作,谁都可以为了奖励或者积分去接单。
懒人们就饿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