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外表看过去,我从来不像是一个孤独的人。朋友多到不谈恋爱也可以一周七天换着花样的约约约,提前半个月date不到我,是朋友们时常苦恼的事;性格还蛮ok,东北人出厂自带幽默属性,包容度也够,看起来就是个活泼开朗的正常人呢。
但我却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些孤僻的家伙。
小时候最怕的事情是什么?拜年。接近人群会让我感到惶恐,这从我手扒着门框,任凭麻麻怎么引导就是嘴硬不开口说一句“过年好”可以得出。
小学时做班长,站在讲台前教小朋友唱歌,紧张的更是让老师叹气,虽然初中以后整个人基本变异……但也正是这种羞赧与大胆交织的矛盾个性,才让我出于自我保护的不合群。
从小就孤零零生长的我和90年代大部分独生子女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当我眼巴巴瞅着老爷爷、老奶奶牵着小孩子的手,你还是不明白,生下来家里三个老人就已经不在了的我,对这样的场景有多渴求,就像我不能对朋友的丧老之痛感同身受,一样。成长的环境、过往的经历、遇到的人,决定了我们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人。
曾经一度也羡慕合群的人,那些有小时代印记的姐(sī)妹(bī)情谊,那些可以大半夜撸串儿、一起耍酒疯的“酒肉”朋友,那些只有在青春里才存在的小群体,我貌似都没有过,连K歌都凑不到两个人以上的我,连K歌也可以一个人唱完六小时的我,是有多孤独啊~
但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开始对不合群这件事坦然对待,我甚至暗自欣喜,为那骨子里流淌的、与生俱来的孤独。
所以毕业后,做了一段时间的记者后,我选择不再继续走下去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厌倦人群,讨厌世俗人情与交往,懒得对人笑脸迎合,怯于维护一段社会关系。
习惯了狂欢之后的寂寞,习惯了身边的人来来往往,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做一群人做的事,你要知道,缺爱不代表不能享受寂寞。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星球,在宇宙中偶然相遇,或有交集碰撞,但是始终在各自黑暗的背景下闪耀着。
有一天,我看到之前接触过的一群做互联网的朋友,聚了个会,我忽然想起来,我是有多久没和他们来往了,以至于被遗忘。不过还是笑笑摇了摇头,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个在生活上有远大追求和共同话题的朋友圈,果然是拘于风花雪月、小情小爱、偏僻调调的我,难以融合的。
最近看《心是孤独的猎手》,书中有说一句话,“拥挤的房间,一个人的心有多孤独。”
这也正是我想说的。
而借用了这句话的K歌之王,MV中有一个画面,Eason坐在KTV拥挤的包厢里,其他人闹得欢实,只有他认认真真、完完整整的唱完了一首歌。
因为没有同类,所以像极了孤独患者。